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路径分析
出处
《党政干部论坛》
2005年第10期17-18,共2页
Cadres Tribune
二级参考文献7
-
1严涛.大量储存粮食不如适当储备粮食生产能力——关于实行部分粮田休耕的建议[J].中国粮食经济,1999,0(8):10-14. 被引量:7
-
2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
3羊绍武.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之间的良性循环[J].农业经济,1998(1):41-42. 被引量:3
-
4曾玉平,毛寒松.200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判断[J].调研世界,1997(3):28-30. 被引量:4
-
5封志明,李香莲.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3):1-5. 被引量:170
-
6郭造强.河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21(3):34-36. 被引量:10
-
7李道亮,傅泽田.农业结构调整时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若干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1,22(4):10-12.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44
-
1邬刚,周晓华."三农"问题的表现与解决的原则思考[J].农业考古,2005(5):273-276.
-
2鲁靖,许成安.构建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8):29-32. 被引量:38
-
3刘兴,张朝华.中国当前粮食安全问题现状思考与相关对策[J].山东经济,2004,20(6):25-27. 被引量:2
-
4刘志雄,瞿艳平,董运来.工业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4):35-37. 被引量:3
-
5郑南曙.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82-384. 被引量:1
-
6冉宗荣.中国面临第四次战略机遇期的挑战及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2):72-74. 被引量:1
-
7陈发奎.我国尚不宜全面实行粮食直接补贴[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1):17-24.
-
8翟光红.论三农问题的本质及其根本解决途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2):16-18. 被引量:5
-
9王雅鹏.对我国粮食安全路径选择的思考——基于农民增收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3):4-11. 被引量:41
-
10何根海,陈发奎.我国全面粮食直接补贴的困境及出路选择[J].池州师专学报,2005,19(2):1-10. 被引量:1
-
1汤义华,毛从亚.加强江苏省种子市场监管的思考[J].种子世界,2005(12):1-3.
-
2李芳尚.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J].理论导报,2012(12):15-17. 被引量:3
-
3焦立宏.要用市场化改革解决煤电之争问题[J].管理观察,2009(5):199-199.
-
4刘俊.县级供电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6,0(28):44-45. 被引量:1
-
5张建川.对航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2002(10):30-33.
-
6温州包装三十载 突出一个“变”字[J].包装财智,2012(9):65-67.
-
7闫青.电力市场营销中的优质服务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6,0(1):388-388.
-
8郭俊珍.谈如何开展县域农机推广工作[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4(5):8-9. 被引量:1
-
9赵书奎.石油风暴[J].大众商务,2010(8):61-61.
-
10王敏,王卓甫.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研究[J].建筑经济,2007,28(4):5-7.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