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南海及邻区的前中生代地层分布研究为基础,划分了该区域前中生代的褶皱基底分区。其中,晋宁期褶皱基底主要分布于琼南地块和昆嵩地块,围绕其周缘发育的依次有加里东期、海西期等褶皱变质基底,从华南大陆向东南沿海,其基底也依次由老变新。在基底分区及前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前中生代的缝合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海南岛的九所—陵水构造带、西沙北海槽、中央海盆的北侧可能存在一条“琼南缝合带”,作为马江缝合带的东延。前中生代的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两个大的地质时期,即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时期,构造演化的特点主要是各地块的多次碰撞与张裂作用,最终形成了多个变质褶皱基底和多条古缝合带。软流圈的对流作用可能是控制各地块多次碰撞与张裂作用的主要动力机制。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10期11-16,共6页
Marine Geology Letters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南海及邻区大地构造系统的组成
结构与演化(KZCX2-SW-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