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的场协同分析研究
摘要
在建立输油管道基本方程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场协同分析。结果表明:压力场 是输送过程的主导势场,温度场通过改变粘度等物性参数来影响压力场的分布,因而是过程的 辅助势场。
出处
《应用能源技术》
2005年第5期6-7,共2页
Applied Energy Technology
参考文献6
-
1严大凡主编..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327.
-
2《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上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被引量:2
-
3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手册(第二册)油田地面工程设计.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
4冯叔初等编..油气集输[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88:362.
-
5戴锅生..传热学[M],1999.
-
6庞麓鸣,汪孟乐,冯海仙.工程热力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
1忠县-武汉管输天然气价格[J].能源政策研究,2005(6):53-53.
-
2能源[J].财经,2006(15):104-104.
-
3赵树宏,田德芹,刘雪冬.高压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输油管道上的运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5):182-182. 被引量:1
-
4王建明.新疆某地炼油厂场地热导率测定技术及其成果分析[J].新疆矿产地质,1995(1):128-130.
-
5赵常庆.中哈能源合作的几个问题[J].天然气经济,2005(2):4-7.
-
6汪云,姜利,张幽彤.柴油机共轨蓄压式燃油喷射系统输油管道的建模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8):933-936.
-
7潘翼翔.细分原油集输节能账[J].中国石油企业,2008(1):106-107.
-
8朱建文.发展非管输、非发电液化天然气市场的机遇和挑战[J].油气世界,2008(4):33-34.
-
9徐峰,李强,李尚泽,段旋.冻土区输油管道大地温度场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3):111-112. 被引量:1
-
10李景华,常光宇,高国平,徐全忠.太阳能加热炉在输油管道上的应用设计[J].节能,2006,25(12):33-34.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