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吉登斯的“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发展的道路,调整内外政策。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在全球化等当今世界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为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探求一条独特的道路。他在《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超越左与右的激进政治的框架。
作者
董慧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5年第10期41-43,共3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全球化
社会民主主义
保守主义
新自由主义
激进政治
吉登斯
分类号
B01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2][3][6][7][8][9][10][11][12][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5、5、5、14、2、22、10、11、27、20.
被引量:6
2
[英]安东尼·吉登斯 孙相东译.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7..
被引量:11
3
郑伟著..全球化与“第三条道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334.
共引文献
15
1
黄健荣.
论公共管理之本质特征、时代性及其它[J]
.公共管理学报,2005,2(3):23-30.
被引量:18
2
曾保根.
有效构建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主体的路径[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42-46.
被引量:1
3
倪洪涛,刘丽.
走出福利法治国的困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4):29-36.
被引量:3
4
袁久红,陈培永.
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对流行的三种理论话语的辨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5):74-78.
被引量:6
5
林怀艺.
试析战后社会党基本价值的确立及其发展[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6.
被引量:1
6
刘中伟,姜伟.
世纪之交社会民主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渐进转变[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1-5.
7
李玉玲.
养老模式选择: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基于2007年中国公民价值观调查[J]
.学术探索,2007(6):103-108.
被引量:11
8
褚添有.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重建之理论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5):46-50.
被引量:6
9
于素芳.
吉登斯的积极社会福利思想[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6):71-73.
被引量:2
10
张娟娟.
政府在制度供给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分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57-59.
同被引文献
3
1
高全喜.
文化政治与现代性问题之真伪——兼评张旭东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J]
.博览群书,2006(10):30-37.
被引量:4
2
孙熙国.
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6):53-56.
被引量:6
3
格什曼,潘忠岐.
文明内部的冲突——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5):37-3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刘江宁,周留征.
当代中国文化认同问题之透析[J]
.理论学刊,2013(2):108-11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籍洪亮.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认同问题探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1):208-211.
2
葛耀君,张业安,张胜利.
传播学视域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4):139-145.
被引量:32
3
吕晓玲.
鲁中民间丧葬饮食中的文化符号解读——以莱芜为例[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3):125-128.
被引量:1
4
丁如伟,王毅.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民俗文化认同[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9):136-140.
被引量:1
1
林青.
阿尔都塞对辩证唯物主义的重新理论化[J]
.江苏社会科学,2015(5):114-120.
被引量:1
2
张小川.
论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及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J]
.学术交流,2008(3):26-29.
3
李秀娟.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分析[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5(4):59-64.
4
辛世俊.
“工人哲学家”的宗教观──评狄慈根的《社会民主主义宗教》[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7(6):105-110.
5
曾良盛.
试论社会民主主义的自由主义特性[J]
.社会科学家,2006,21(6):18-22.
6
张桂娜.
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观再思考[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3.
被引量:2
7
P.雷诺兹,张明仓.
后马克思主义是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激进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吗?[J]
.世界哲学,2002(6):56-67.
被引量:22
8
朱彦明.
话语实践与激进政治:从福柯到后马克思主义[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65-71.
被引量:5
9
李西祥.
多元决定辩证法思想的理论变迁[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53(5):5-13.
被引量:3
10
赵国新.
佩里·安德森:《后现代性的起源》[J]
.中国学术,2002,3(1):283-287.
理论月刊
200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