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举行
被引量:1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0-150,共1页
同被引文献17
-
1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风格学的历史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3(1):101-109. 被引量:9
-
2钱志熙.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5):92-99. 被引量:38
-
3张克定.中国文体学研究会成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6):461-461. 被引量:1
-
4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J].文学遗产,2005(1):22-35. 被引量:58
-
5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J].文学遗产,2002(5):11-25. 被引量:33
-
6钱志熙.北京大学成立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心[J].文学遗产,2002(5):51-51. 被引量:1
-
7刘再华.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研究学术讨论会[J].文学遗产,2005(2):155-156. 被引量:1
-
8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展望[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18-20. 被引量:7
-
9高黛英.《古文辞类纂》的文体学贡献[J].文学评论,2005(5):35-41. 被引量:12
-
10吴承学,陈赟.对“文本于经”说的文体学考察[J].学术研究,2006(1):119-124. 被引量:27
-
1叶楚炎.“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J].明清小说研究,2005(3):245-248.
-
2第五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田野、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隆重举行[J].民族学刊,2012,3(4).
-
3易明皇.一场后殖民理论旅行——读赵稀方的《历史与理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1):94-96. 被引量:1
-
4李跃平.第五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田野、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召开[J].民族学刊,2012,3(4):90-90.
-
5张炯.论文学的人学本体性[J].甘肃社会科学,2015(5):1-5. 被引量:2
-
6哲讯.近年来我国出版的唯物论方面的著作[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8(2):32-32.
-
7钱志熙.北京大学成立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心[J].文学遗产,2002(5):51-51. 被引量:1
-
8苏英姿.彰显晚清文学地位 重溯现代性源头——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J].南方论刊,2009(11):93-95.
-
9张良.请示的写作要有说服力——从一篇修改的例文看请示写作的技巧[J].办公室业务,2011(3):24-25.
-
10陈冠明.走进李商隐的内宇宙——读董乃斌《李商隐的心灵世界》[J].博览群书,2013(10):36-3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