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扬子地台不同时代层状硅岩的硅同位素结果的讨论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扬子地台不同时代、层状硅岩的硅同位素结果及有关硅岩的Al/(Al+Fe+Mn)和Fe/Ti的比值来讨论硅岩成因及形成环境。
作者
王东安
陈瑞君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2-88,共7页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基金
国家基金
关键词
扬子地台
硅岩
硅同位素
分类号
P588.24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4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4
参考文献
6
1
王东安.
扬子地台晚元古代以来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地质科学,1994,29(1):41-54.
被引量:38
2
王东安,生物成矿作用研究,1993年
被引量:1
3
团体著者,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1992年
被引量:1
4
丁悌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90年,2期,99页
被引量:1
5
范德廉,沉积学报,1987年,5卷,3期,81页
被引量:1
6
团体著者,广西泥盆纪沉积相古地理及矿产,1987年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朱洪发,秦德余,刘翠章.
论华南孤峰组和大隆组硅质岩成因、分布规律及其构造机制[J]
.石油实验地质,1989,11(4):341-348.
被引量:34
2
周永章.
丹池盆地热水成因硅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J]
.沉积学报,1990,8(3):75-83.
被引量:139
3
丁悌平,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1992年
被引量:1
4
王东安,地球科学进展,1990年,3期,19页
被引量:1
5
沙庆安,黔桂地区二叠系综合研究.兼论含油气性,1990年
被引量:1
6
陈洪德,矿物学报,1989年,9卷,4期,22页
被引量:1
7
涂光炽,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3,1989年
被引量:1
8
丁悌平,矿床地质,1988年,4期,90页
被引量:1
9
孔庆玉,地质论评,1986年,32卷,5期,505页
被引量:1
10
黎彤,地质与勘探,1981年,6期,1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7
1
付伟,周永章,杨志军,何俊国,张澄博,杨海生.
湘中南二叠系孤峰组硅质岩的成因属性及其地球动力学指示意义[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23(4):292-300.
被引量:17
2
王东安,陈瑞君.
雅鲁藏布缝合带硅岩的地球化学成因标志及其地质意义[J]
.沉积学报,1995,13(1):27-31.
被引量:44
3
王忠诚,吴浩若,邝国敦.
广西晚古生代硅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J]
.岩石学报,1995,11(4):449-455.
被引量:47
4
陈践发,张水昌,孙省利,吴庆余.
海相碳酸盐岩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J]
.地质学报,2006,80(3):467-472.
被引量:89
5
陈践发,张水昌,鲍志东,孙省利,吴庆余.
海相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沉积环境[J]
.海相油气地质,2006,11(3):49-54.
被引量:52
6
林承焰,信荃麟,董春梅.
我国早第三纪湖泊中纹层状燧石的发现及成因探讨[J]
.石油实验地质,1996,18(4):385-391.
被引量:5
7
唐世荣,王东安,李任伟.
湘川地区震旦-寒武系硅岩的有机岩石学研究[J]
.沉积学报,1997,15(1):54-59.
被引量:19
8
汪建国,陈代钊,王清晨,严德天,王卓卓.
中扬子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转折期台—盆演化及烃源岩形成机理[J]
.地质学报,2007,81(8):1102-1109.
被引量:43
9
徐跃通.
江西东乡矿区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沉积学报,1997,15(3):110-114.
被引量:20
10
曹秋香,郭福生,刘向铜,杜杨松,严兆彬,张松,孙文洁.
浙江江山丁家山组层状硅质岩阴极发光特征及成因探讨[J]
.沉积学报,2008,26(5):797-803.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40
1
方一亭,边立曾,俞剑华,冯洪真.
晚奥陶世五峰期扬子板块沉积模式[J]
.沉积学报,1993,11(3):7-12.
被引量:27
2
冯彩霞,刘家军,刘燊,胡瑞忠,池国祥.
渔塘坝富硒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硅、氧、碳和硫同位素证据[J]
.岩石学报,2009,25(5):1253-1259.
被引量:11
3
ZHANG Chengli,GAO Shan,ZHANG Guowei,GUO Anlin,YUAN Honglin,LIU Xiaoming,WANG Jianqi.
Geochemistry of ophiolite cherts from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ir tectonic settings[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4,47(4):329-337.
被引量:8
4
QI Huawen1,2,HU Ruizhong1,SU Wenchao1,QI Liang1 & FENG Jiayi1 1.Key Laboratory of Ore Deposit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iyang 550002,China,2.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Qi Huawen(email: qihuawen@sina.com).
Continental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siliceous rock andgenesis of superlarge germanium(Ge)deposit hosted incoal:A study from the Lincang Ge deposit,Yunnan,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4,47(11):973-984.
被引量:20
5
黄虎,杨江海,杜远生,黄志强,黄宏伟,郭华.
右江盆地北缘上二叠统碎屑岩和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37(S2):81-96.
被引量:12
6
邱振,王清晨.
湘黔桂地区中上二叠统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背景[J]
.岩石学报,2010,26(12):3612-3628.
被引量:38
7
PENG Jim,YI Haisheng,XIA Wenjie.
Geochemical Indication of Sinian Bedded Siliceous Rocks in the Hunan-Guizhou-Guangxi Area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0,74(1):46-53.
被引量:3
8
刘家军,郑明华.
硅岩的新成因——热水沉积作用[J]
.四川地质学报,1991,0(4):251-255.
被引量:25
9
冯洪真,俞剑华,方一亭,边立曾.
五峰期上扬子海古盐度分析[J]
.地层学杂志,1993,17(3):179-185.
被引量:46
10
杨杰东,郑文武,陶仙聪,王宗哲.
安徽淮南群四顶山组燧石Sm-Nd年龄测定[J]
.地质论评,2004,50(4):413-41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7
1
毛晓冬,段其发,陈泽云.
湘桂地区泥盆系硅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J]
.岩石矿物学杂志,1999,18(3):229-236.
被引量:7
2
罗薇,何幼斌,蒋金晶,游国庆.
湘南地区奥陶系岩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J]
.地质通报,2012,31(7):1105-1114.
被引量:10
3
姚旭,周瑶琪,李素,李斗.
硅质岩与二叠纪硅质沉积事件研究现状及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13,28(11):1189-1200.
被引量:32
4
吴朝东.
湘西震旦—寒武纪交替时期古海洋环境的恢复[J]
.地学前缘,2000,7(B08):45-57.
被引量:35
5
何卫红,汪啸风,卜建军.
晚奥陶世五峰期扬子海盆海平面变化旋回与古水体深度[J]
.沉积学报,2002,20(3):367-375.
被引量:16
6
黄天海,肖笛,唐浩,李双建,郑剑锋,周力,谭秀成.
贵州遵义板桥剖面奥陶系湄潭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条件判识及烃源意义[J]
.古地理学报,2022,24(6):1193-1209.
7
王东安,陈瑞君.
东昆仑中段奥陶系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大地构造环境判别[J]
.古地理学报,1999,1(1):41-5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
张立杨.
硅质岩的成因与沉积环境及其在重建洋板块地层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2023,38(5):453-469.
被引量:3
2
徐政语,蒋恕,熊绍云,梁兴,王高成,郭燕玲,何勇,饶大骞.
扬子陆块下古生界页岩发育特征与沉积模式[J]
.沉积学报,2015,33(1):21-35.
被引量:46
3
张同钢,储雪蕾,张启锐,冯连君,霍卫国.
扬子地台灯影组碳酸盐岩中的硫和碳同位素记录[J]
.岩石学报,2004,20(3):717-724.
被引量:67
4
李尚林,王训练,徐兴永,张海军,刘旭东,李进文.
内蒙古哲斯敖包茅口期生物礁特征[J]
.沉积学报,2004,22(3):434-442.
被引量:5
5
牟南,吴朝东.
上扬子地区震旦—寒武纪磷块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4):551-562.
被引量:30
6
沈渭洲,舒良树,向磊,张芳荣,王博.
江西井冈山地区早古生代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制约[J]
.岩石学报,2009,25(10):2442-2458.
被引量:37
7
骆满生,张克信,殷鸿福,王国灿,王永标,陈能松,侯光久.
东昆仑造山带龙什更公玛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重塑[J]
.地质科技情报,2006,25(2):19-24.
被引量:1
8
曹高社,张善文,随风贵,杨晓勇,刘德良.
华北陆块东南缘上震旦统凤台组磷结核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质通报,2006,25(4):454-459.
被引量:3
9
汪建国,陈代钊,王清晨,严德天,王卓卓.
中扬子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转折期台—盆演化及烃源岩形成机理[J]
.地质学报,2007,81(8):1102-1109.
被引量:43
10
高振中,何幼斌,李罗照,卿崇文,肖明国,程四洪,张文成,刘伟伟.
中国南方上奥陶统五峰组观音桥段成因讨论:是“浅水介壳相”,还是深水异地沉积?[J]
.古地理学报,2008,10(5):487-494.
被引量:31
1
张连昌,曾章仁.
新疆康古尔金矿硅同位素研究[J]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4,16(3):23-27.
2
卢德林,汪建军.
硅同位素在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中的应用——以碱性岩中的东坪金矿为例[J]
.地质与勘探,1992,28(1):28-31.
被引量:5
3
宋天锐,丁悌平.
硅质岩中的硅同位素(δ^(30)Si)应用于沉积相分析的新尝试[J]
.科学通报,1989,34(18):1408-1411.
被引量:70
4
谢洪源.
新书预告——《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及其与成矿关系》一书即将出版[J]
.地球化学,1982,11(2):121-121.
5
王义文.
华北地台北缘东段金矿床类型划分及不同时代金矿床的基本特征[J]
.黄金科技动态,1991(11):33-39.
被引量:2
6
王成厚.
从Mn、Fe的垂直关系探讨其成岩演变[J]
.东海海洋,1990,8(3):59-65.
7
方贵聪,童启荃,孙杰,朱国华,陈郑辉,曾载淋,刘孔隆.
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
.矿床地质,2014,33(6):1391-1399.
被引量:15
8
阮正,王正方,卢勇.
长江口悬浮体中Pb、Mn、Cd、Fe的形态分析[J]
.东海海洋,1989,7(2):66-71.
被引量:2
9
韩新磊.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维纳河地区早侏罗世侵入岩地质特征[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7):106-106.
10
陈亚飞,姜英,陈文敏,秦翠霞.
中国煤中氮含量的分布研究[J]
.洁净煤技术,2008,14(5):71-74.
被引量:8
沉积学报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