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强化整合功能是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方略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分化过程中,社会利益矛盾成为危及社会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凸显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的重要性。执政党须以社会公正为准绳,通过利益协调进行利益整合,形成社会利益共同体以实现社会和谐,进而建立和谐社会。
作者
刘永志
王媚
机构地区
燕山大学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17,共4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执政党
利益整合
和谐社会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95
同被引文献
12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1
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1995—09—28(1).
被引量:1
2
桑玉成著..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231.
3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被引量:19
4
吴忠民.中国贫富差距突破合理限度,对高收入者缺乏限高[J].瞭望,2005,(32).
被引量:1
5
王宇江.十六大:老百姓没有狂热只有期待[N].新加坡:联合早报,2002—11—04(1).
被引量:2
6
王新亚 薛凯 孙金霞 贺大为.遏制不合理贫富差距—现状篇,贫富差距仍呈拉大之势[J].半月谈:内部版,2005,(3).
被引量:3
7
王培暄.
城市贫困问题的诊断[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1):142-148.
被引量:8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671
9
王长江 ... ..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2002.
10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200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王立新,万辉.
城市扶贫路千条[J]
.社会,1995,15(11):4-5.
被引量:3
2
伍大荣.
贫富差距的动态思考[J]
.社会,1995,15(10):28-30.
被引量:1
3
袁华音.
浦东新区贫困问题与社会保障[J]
.社会,1994,14(3):19-20.
被引量:3
4
陈相成.
不容忽视的城市贫困现象[J]
.经济经纬,1997,14(2):12-1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95
1
沈铀.
社会中间层——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崭新进路[J]
.行政与法,2007(12):147-149.
被引量:1
2
李少斐.
利益语境中企业党组织经济功能释放的优选路径[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2):46-49.
3
尹世杰.
关于奢侈消费的几个问题[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14-19.
被引量:16
4
张红梅,李珍,王佳.
和谐社会与和谐思维[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24-26.
被引量:2
5
杨立新.
文化建设要着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
.求实,2006(z1):249-250.
6
王影.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探析[J]
.求实,2006(z2):1-2.
7
贾永奎.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发展[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z1):224-225.
被引量:1
8
李明生.
我国现阶段的历史定位及其异化现象简析[J]
.红河学院学报,2006,4(6):5-8.
9
李聪明,毛凤萍.
胡锦涛的亲民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J]
.唐山学院学报,2006,19(4):8-11.
被引量:1
10
徐佩华.
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新认识[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7(4):24-26.
同被引文献
120
1
陈波,洪远朋.
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利益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社会科学,2007(1):4-13.
被引量:16
2
张廉.
利益关系的法律调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宁夏党校学报,2006,8(3):62-67.
被引量:4
3
李春峰.
政党功能的维度分析[J]
.宁夏党校学报,2005,7(5):34-37.
被引量:2
4
宋彩惠.
和谐社会视域下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问题探析[J]
.社科纵横,2006,21(1):21-22.
被引量:1
5
曹鹿琪.
论党的执政基础与利益整合机制[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33.
被引量:3
6
吴梅芳.
论加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36-38.
被引量:1
7
陈定洋.
论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的机制构建[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7-9.
被引量:3
8
郑迎.
论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整合功能[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5):29-32.
被引量:4
9
鲁军.
执政党建设与利益整合[J]
.领导科学,2004(13):7-8.
被引量:5
10
姜维.
当前我国城市基层党组织功能变迁的制度创新[J]
.理论与改革,2004(5):59-6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李安林,邵海军.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5):20-22.
2
邵海军,鞠健.
“共建共享”理念下的执政党合法性建设[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4):74-77.
3
吴佩芬.
近几年利益协调问题研究综述[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9(5):66-68.
被引量:3
4
江冰雪.
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功能研究述略[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6):26-30.
5
邵海军.
抵御执政风险——以“共建共享”为核心保障[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2):16-20.
6
李鹍鹏.
21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执政党功能研究的评述[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1(4):89-96.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亚,李习彬.
多元利益共赢方法论:和谐社会中利益协调的解决之道[J]
.中国行政管理,2009(8):115-120.
被引量:12
2
高鹏,娄策群.
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链利益协调的原则与途径[J]
.情报科学,2015,33(10):11-15.
3
杨雁.
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利益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J]
.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3):3-5.
被引量:1
1
刘永志,王媚.
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与和谐社会构建[J]
.理论月刊,2005(11):31-33.
2
李俊斌.
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整合机制选择[J]
.华章(初中读写),2007(10).
3
何川.
促进社会转型,构建和谐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功能的探讨[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4-7.
4
熊芳.
多党合作制度的利益整合功能与和谐社会构建[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5):32-35.
5
郑迎.
论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整合功能[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5):29-32.
被引量:4
6
王洪胜.
如何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利益整合功能[J]
.法制与社会,2008(35):385-386.
7
刘明合.
论党的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J]
.理论与改革,2005(3):58-60.
被引量:10
8
宋彩惠.
优化执政党的利益整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诉求[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7-9.
被引量:1
9
李朋,许东雪.
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4):37-39.
被引量:1
10
张亚群.
转型期社会各民主党派的利益整合功能刍议[J]
.新西部(理论版),2011(7):92-92.
求实
200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