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5期70-70,共1页
Journal of Technic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13
-
1周吉人,刘玉明.银行业资信评级的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8,0(2):55-57. 被引量:1
-
2马军炜,白宁.美国“骆驼评级体系”与我国银行业的监管[J].西安金融,2004(8):32-33. 被引量:9
-
3孙哲,肖瑞婷.陕西省征信业和征信市场发展情况的调查[J].西安金融,2004(9):41-42. 被引量:1
-
4夏芸,应娟,杜宇玮.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新探[J].金融与经济,2004(8):43-44. 被引量:1
-
5陈文君.《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的局限与改进[J].上海金融,2005(5):32-34. 被引量:3
-
6黄德龙,吕飞,杨晓光.中美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风险评级的比较研究[J].金融论坛,2006,11(1):47-52. 被引量:6
-
7李建云,田京海.百年金融发展中的国际信用评级业[J].中国金融,2006(16):31-32. 被引量:7
-
8周锋,范钊.内地香港银行监管评级体系差异及借鉴[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9):40-42. 被引量:4
-
9何伟,周晓志.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状况分析[J].上海金融,2009(5):94-95. 被引量:18
-
10贾曼莉.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现状[J].北方经贸,2009(9):110-111. 被引量:3
-
1李国德,卢萍.金融国际化趋势分析与我国金融风险监管机制的建立[J].沈阳干部学刊,2002,0(1):23-24.
-
2宗学.国际商业银行资信评价方法[J].上海投资,1995(8):37-39.
-
3杨行翀.福费廷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下),2010(3):88-90.
-
4刘大菊,杨勇.银行承兑汇票再贴现业务刍议[J].西南金融,2001(6):14-15.
-
5刘曦.完善信用卡内涵界定之我见[J].天津检察,2008(3):27-28.
-
6何君位.开展信用评级势在必行[J].海南金融,2001(2):51-52.
-
7中通诚竭诚为您服务[J].科技创新与品牌,2008(1):51-51.
-
8李守军.关于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探讨[J].中国金融,1999(12):28-29. 被引量:19
-
9付代军,潘多.建立我国银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思考[J].西南金融,2001(10):33-34.
-
10佘国纬.风险评估的实务规程专业评估机构介入船舶[J].上海保险,2001(5):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