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占有》的悖论:高度的传统和醒目的后现代
被引量:
9
Paradox in Possession: A Romanc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中出现了多种典型的后现代理念和叙事手法。它通过拼凑法颠覆了传统的历史观,通过戏仿和自我指涉的话语将文学创作和批评结合,通过短路突出了文本的虚构性质;同时,小说又试图挣脱后现代虚无化和“唯语言论”的禁锢,表达某种确定的含义,表达对历史、文学批评和创作等问题独特的艺术思考,因而被称为“高度的传统和醒目的后现代”。
作者
钱冰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外语系
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0,共4页
Foreign Literature
关键词
传统
后现代
拼凑法
戏仿
短路
悖论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Alexa Alfer and MieheaI J. Noble, eds. , Essays on the Fiction of A. S. Byatt : Imagining the Real (Westport:Greenwood Press, 2001), p. 90.
被引量:1
2
A. S. Byatt, On Histories and Stories: Selected Essays, (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p. 11.
被引量:1
3
A.S. Byatt, Possession : A Romance (London: Vintage, 1991),p.499.
被引量:1
4
On Histories and Stories : Selected Essays, p. 37.
被引量:1
5
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72.
6
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M],1998.
7
A.S. Byatt, "Introduction," Passions of the Mind,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3, p. xv..
被引量:1
8
Catherine Burgass, A. S. Byatt's Possession: A Reader's Guide (London: 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td, 2002), p. 159.p.6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2
1
卜伟才.
“世界的地图”与空间晶体——《帕洛马尔》主题和结构透视[J]
.外国文学评论,2003(4):53-60.
被引量:2
2
程锡麟.
天使与魔鬼——谈《阁楼上的疯女人》[J]
.外国文学,2001(1):72-78.
被引量:36
3
程倩.
拜厄特小说《占有》之原型解读[J]
.外国文学评论,2002(3):68-73.
被引量:11
4
禹建湘.
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2):35-38.
被引量:15
5
刘爱琴.
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对《占有》的女性人物的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129-132.
被引量:11
6
曹莉.
《占有》:历史的真实与文本的愉悦[J]
.外国文学研究,2005,27(6):75-84.
被引量:17
7
宋文,李赟.
理性与感性:人类生存道路之探索——评A.S.拜厄特的《占有》[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50-53.
被引量:1
8
宋艳芳.
寄生、共生还是对抗?——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关系转变及当代英国“学院小说”[J]
.当代外国文学,2006,27(2):96-104.
被引量:3
9
高继海.
拜厄特《占有》的叙事特色[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4):62-66.
被引量:2
10
杨黎红.
论卡尔维诺小说的“晶体模式”[J]
.外国文学研究,2007,29(1):118-12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9
1
段国重,秦旭.
小说《占有》的晶体结构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6):84-86.
2
段国重,秦旭.
众声喧哗的《占有》[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20-124.
3
侯丹青.
拜厄特作品的国内研究概况探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3):85-86.
4
胡碧媛.
论小说《占有》中前拉斐尔派绘画艺术特征的再现[J]
.外国语文,2009,25(4):86-90.
被引量:1
5
张荣升,丁威.
对传记产业及后结构理论的揭露和批判——安·苏·拜厄特学院派小说《传记家的故事》解析[J]
.山花(下半月),2013(1):143-144.
被引量:1
6
王玲丽.
女性的局限——评《占有》中的女性[J]
.北方文学(中),2013(10):110-110.
7
熊平.
自我消解的虚构——《占有》中的自我意识[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8(5):23-26.
8
张艺馨.
从人物身份及关系看《占有》中的自我追寻[J]
.文教资料,2019(35):161-163.
9
吴艳玲.
英文史诗中女性主义思想光芒的闪耀——谈拜厄特的小说《占有》[J]
.作家,2013,0(12X):36-37.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媛.
拜厄特《占有》中的视觉艺术元素及其对古今问题的思考[J]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3):14-25.
被引量:1
2
丁威,张荣升.
《每况愈下》:贫寒大学毕业生的流浪、漂流与挣扎[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1X):43-44.
1
赵杰.
《占有》的后现代叙事技巧分析[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1):84-85.
2
李超强,阎良涛.
短路学院[J]
.意林(少年版),2012(2):16-17.
3
李超强.
短路学院[J]
.意林(少年版),2011(18):16-17.
4
周明.
榨坊[J]
.西部(新文学)(上),2016,0(2):91-91.
5
李超强,阎良涛.
短路学院[J]
.意林(少年版),2011(22):16-17.
6
小孙.
趣联巧对[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09,0(2):45-45.
7
任春.
春天(组诗)[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8):24-24.
8
李超强,阎良涛.
短路学院[J]
.意林(少年版),2012(4):16-17.
9
熊云洁.
绰号外传[J]
.新作文(中学生适读)(初中版),2012(1):97-97.
10
李超强,阎良涛.
短路学院[J]
.意林(少年版),2011(24):16-17.
外国文学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