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2-26,共5页
Foreign Literature
同被引文献31
-
1李江月.美国电影中的华人男性形像诠释[J].电影文学,2008(10):21-22. 被引量:5
-
2宋伟杰.臣服·激愤·婉讽──美国华裔英文文学三作家、三群落、三阶段[J].美国研究,1995,9(1):79-105. 被引量:6
-
3姬虹.美国移民跨种族婚姻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从泰格·伍兹的种族说起[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3):55-62. 被引量:9
-
4陈爱敏.“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男性形象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4,26(6):78-83. 被引量:29
-
5薛玉凤.“文化边界的闯入者”——华裔美国作家雷祖威[J].外国文学,2005(5):20-21. 被引量:4
-
6薛玉凤.后现代文化焦虑——论《爱的痛苦》的艺术风格[J].外国文学,2005(5):27-30. 被引量:5
-
7顾鉴塘.儒家学说对传统婚育观念和家庭伦理关系影响探讨——兼论对儒学几个观念的理解和再释[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5):51-56. 被引量:2
-
8蒲若茜.论《家乡》与《唐老鸭》中的“父与子”母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6,27(1):50-57. 被引量:16
-
9王炳钧,王炎,汪民安,胡继华,徐敏,申昌英,金惠敏,张弛,车飞,姜红,黄晓晨.空间、现代性与文化记忆[J].外国文学,2006(4):76-87. 被引量:41
-
10张中载.小说的空间美——“看”《到灯塔去》[J].外国文学,2007(4):115-11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4
-
1盛周丽,王晓凌.无处宿归的灵魂——《生日》中三重空间的身份印记[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3(2):56-61. 被引量:6
-
2方何荣,许锬.论《生日》的心理空间与华裔的族裔性[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1):102-105.
-
3许锬.爱情,家庭,社会——再议《生日》中的华裔族裔性[J].长春大学学报,2014,24(11):1543-1547.
-
4许锬.空间批评视角下的《生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81-84.
二级引证文献6
-
1方何荣,许锬.论《生日》的心理空间与华裔的族裔性[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1):102-105.
-
2方何荣,许锬.《爱的痛苦》中的华裔身份印记[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5):115-118.
-
3许锬.爱情,家庭,社会——再议《生日》中的华裔族裔性[J].长春大学学报,2014,24(11):1543-1547.
-
4许锬.空间批评视角下的《生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81-84.
-
5许锬,林玉霞.错位情感中的毁灭:论小说《橙血》的权力空间解读[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5):101-104. 被引量:2
-
6贺爱军,胡伶俐.空间理论视域中的城乡疏离与身份差异——《我弥留之际》的主题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45(5):45-52. 被引量:4
-
1雷祖威,吴宝康.生日[J].当代外国文学,2003,24(3):5-11. 被引量:1
-
2野鹤.生日[J].黄河之声,2015,0(19):74-74.
-
3吴志建.生日[J].宁夏教育,2005(10):61-61.
-
4生日[J].诗潮,2017,0(1):62-62.
-
5许锬.空间批评视角下的《生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81-84.
-
6刘玉凯.钱诗读解──析《生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2(2):36-38.
-
7吴官正.生日[J].刊授党校,2014(3):61-61.
-
8顾城.生日[J].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2010(9):1-1.
-
9盛周丽,王晓凌.无处宿归的灵魂——《生日》中三重空间的身份印记[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3(2):56-61. 被引量:6
-
10盛周丽,方何荣.深沉的爱与破碎的现实——评《生日》中的华裔男性形象[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85-8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