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庆市酸雨规律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重庆市SO2排放情况和近年来酸雨污染的特点及近10年来的变化趋势,认为能源消费结构和气象条件是造成重庆酸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酸雨的治理措施,说明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维持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唯一道路。
作者
徐龙君
兰劲涛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9,共4页
Mining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酸雨
二氧化硫
防治
分类号
X5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41
同被引文献
17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22
参考文献
13
1
徐淑碧.
重庆市的酸沉降污染及防治对策[J]
.重庆环境科学,1994,16(6):18-23.
被引量:8
2
廖正军,唐亮.
重庆市酸雨成因及控制对策[J]
.环境保护科学,2000,26(4):1-5.
被引量:24
3
徐渝.
重庆的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J]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10):22-23.
被引量:3
4
徐渝.
重庆的环境空气质量和酸雨十年回顾[J]
.重庆环境科学,1994,16(5):31-35.
被引量:13
5
陈克军,陈刚才,张卫东,孟小星,王定勇.
重庆市主城区降雨酸度的影响因子分析[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63-166.
被引量:11
6
周竹渝,陈德容,殷捷,张晚凉.
重庆市降水化学特征分析[J]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112-114.
被引量:48
7
周百兴,徐渝.
重庆的酸雨问题及其对策[J]
.重庆环境科学,1996,18(2):1-4.
被引量:17
8
赵大为,张冬保,高世东.
重庆地区酸沉降趋势及硫污染控制[J]
.重庆环境科学,1996,18(6):18-23.
被引量:8
9
吉光树.
控制大气污染 重现兰天白云——重庆市“九五”期间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对策[J]
.重庆环境科学,2001,23(1):1-2.
被引量:2
10
董丽华.
重庆酸雨危害和防治对策[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30(4):21-21.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王文兴,岳燕珍.
影响我国降水酸性因素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3,13(6):401-407.
被引量:82
2
徐渝.
重庆的环境空气质量和酸雨十年回顾[J]
.重庆环境科学,1994,16(5):31-35.
被引量:13
3
徐淑碧.
重庆市的酸沉降污染及防治对策[J]
.重庆环境科学,1994,16(6):18-23.
被引量:8
4
赵大为,张冬保,高世东,周谐.
浅谈重庆黑雨[J]
.重庆环境科学,1995,17(5):51-55.
被引量:4
5
王汉臣.
燃煤污染与对策[J]
.洁净煤技术,1995,1(2):8-10.
被引量:2
6
刘远良.
浅谈煤中硫的环境污染及治理工艺[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6(1):13-14.
被引量:1
7
赵大为,张冬保,高世东.
浅析重庆“黄雨”[J]
.重庆环境科学,1996,18(1):58-58.
被引量:2
8
丁学平.
重庆瓦斯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J]
.洁净煤技术,1996,2(2):49-51.
被引量:1
9
高健,陈放鸣,陈耀华,金成俊.
铜陵市酸沉降对马尾松林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1996,15(4):24-28.
被引量:7
10
周国逸,小仓纪雄.
酸雨对重庆几种土壤中元素释放的影响[J]
.生态学报,1996,16(3):251-257.
被引量:45
共引文献
141
1
叶书栋,刘剑筠,吴仁海.
广州市降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z1):43-47.
被引量:7
2
刘文华,刘芬,娄涛.
株洲市酸雨污染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2,30(1):21-24.
被引量:2
3
何伟宏,刘洋,陈克军.
隧道内污渍现状分析与涂料选择对策[J]
.公路交通技术,2004,20(4):97-102.
被引量:2
4
李静,魏世强,杨学春.
酸雨对缙云山林地黄壤汞溶出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9):1681-1683.
被引量:9
5
潘海燕,丁清波.
淮安市酸雨污染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4(4):41-43.
被引量:1
6
骆黎,谢世友,张启东.
重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2):126-129.
被引量:2
7
赵翔.
我国西南地区酸雨的特征、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建议[J]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4,23(4):63-65.
被引量:7
8
魏虹,王建力,李建龙.
重庆缙云山降水pH值和化学组成特征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2):344-348.
被引量:20
9
江帆,李静,魏世强.
模拟酸雨对林地黄壤汞溶出的影响[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50-53.
被引量:1
10
李霁,刘征涛,舒俭民,高吉喜,汤大钢.
中国中南部典型酸雨区森林土壤酸化现状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B06):77-80.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173
1
朱联锡,蒋文举,金燕,邹四维.
四川酸雨现状及趋势[J]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3(5):55-64.
被引量:3
2
刘健.
江苏城市酸雨问题与对策[J]
.现代城市研究,1998,13(3):46-48.
被引量:6
3
陈思龙,尹华川.
重庆大气酸沉降与钢材腐蚀[J]
.重庆环境科学,1993(2):13-17.
被引量:3
4
黄婉.
湛江市区酸雨成因及防治对策[J]
.中国环保产业,2004(6):22-24.
被引量:5
5
邹燕,林长城,林祥明,刘增基.
福建省酸雨及其天气系统的统计分析[J]
.台湾海峡,2004,23(3):280-287.
被引量:5
6
潘纯珍,陈刚才,杨清玲,王定勇,赵琦,周贤杰,张勇.
重庆市地区道路PM_(10)/PM_(2.5)浓度分布特征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5):576-579.
被引量:46
7
丁卫东,王建英,张兰真,赵颖,陈静,赵乾杰.
河南省城市酸雨状况及其成因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2004,20(5):11-14.
被引量:15
8
黄海洪,董蕙青,陈竑,高安宁.
南宁市酸雨特征及来源分析[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27(6):784-790.
被引量:9
9
吴贤笃,施松微,吴正可.
温州市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J]
.浙江气象,2004,25(4):20-24.
被引量:8
10
张峰.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对策[J]
.上海化工,2005,30(2):1-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8
1
陈曦,王旭,马丽雅,王斌.
川渝两地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三峡环境与生态,2008,1(2):1-3.
被引量:2
2
邓伟,刘荣花,熊杰伟,陈海波,田宏伟,杜子璇.
当前国内酸雨研究进展[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1):82-87.
被引量:59
3
张双,李阳兵,罗林.
重庆酸雨研究进展[J]
.环境与发展,2011,23(5):69-71.
被引量:5
4
顾剑云,程圣国,杨云华,陈海洲.
酸雨对滑坡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影响试验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2011,42(10):36-39.
被引量:7
5
李月臣,闵婕,高阳华,陈洪凯,杨世琦.
三峡库区重庆段酸雨敏感性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6):30-35.
被引量:5
6
鲍丽然,杨乐超,董金秀,周皎.
重庆西部农业区大气沉降特征及其对地表的影响[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38(1):41-46.
被引量:6
7
徐鹏,郝庆菊,吉东生,张军科,刘子锐,胡波,王跃思,江长胜.
重庆市北碚大气中PM2.5、NOx、SO2和O3浓度变化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5):1539-1547.
被引量:29
8
孙荣国,高月,陈卓,臧庆大.
重庆市主城区大气中NO_2浓度时空分布特征[J]
.地球与环境,2019,47(1):26-3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
许安全.
“十三五”南岸区空气中二氧化氮污染分析及预测[J]
.内江科技,2023,44(7):83-84.
被引量:1
2
陈宗娇.
大连市与抚顺市降水分段监测与成因对比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S2):270-274.
被引量:2
3
毛妮妮,姜卫兵.
酸雨对彩叶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0):52-55.
被引量:3
4
王江,张崇邦,柯世省,钱宝英.
模拟酸雨和铜复合污染对白花泡桐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解毒机制[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3):577-582.
被引量:9
5
杜子璇,刘荣花,魏璐.
郑州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2):32-36.
被引量:10
6
孙仲毅,黄真文,靳冰凌,周家华,王敏,张振伟.
太行山东部两次典型酸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2):37-41.
被引量:3
7
赵栋,潘远智,邓仕槐,尚鹤,王芳,陈睿.
模拟酸雨对茶梅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5):3191-3198.
被引量:31
8
赵栋,潘远智,邓仕槐,尚鹤,王芳,陈睿.
模拟酸雨对山茶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5):39-42.
被引量:4
9
严芳.
1993~2004年江苏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28-15731.
被引量:5
10
云雅如,柴发合,王淑兰,段菁春.
欧洲酸雨控制历程及效果综合评述[J]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1):1361-1367.
被引量:14
1
王泽生.
天津市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分析[J]
.中国能源,2009,31(2):35-37.
被引量:4
2
周生贤.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J]
.环境与发展,2008,0(5):115-116.
3
黎惠秋,廖育思.
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探析[J]
.能源与环境,2009(5):7-8.
被引量:1
4
姜春玲,杨文鹏,骆辉,蔡海涛.
浅谈正阳县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
.科技视界,2015(21):223-223.
5
齐中英.
描述CO_2排放量的数学模型与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J]
.技术经济,1998,17(3):42-44.
被引量:11
6
陈伟雄.
以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30(6):14-16.
被引量:1
7
裴素贞.
生物与环境保护[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9(2):139-141.
8
郑金宝.
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快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4):536-537.
9
何晓丹,吴钰骅,张敏.
土地利用规划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J]
.农机化研究,2006,28(4):34-38.
被引量:4
10
王彦焜,郭家秀.
可持续发展中经济与环境的关系[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29):48-49.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