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展征信业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被引量:
2
Improving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Developing Credit Indust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我国,征信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征信业的发展还受到很多限制。分析这些限制因素,提出加快发展征信业是培养和提高全民信用意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征信业的几点建议。
作者
刘秀林
冯彦明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6-37,共2页
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征信
金融
生态环境
信用意识
分类号
F832.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戴根有.
建立我国征信体系的思考[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1):27-30.
被引量:13
2
苏宁.
积极推进我国征信体系建设[J]
.中国金融,2004(14):4-5.
被引量:5
3
刘斌.
征信业——打开信用缺失死锁的金钥匙[J]
.企业文化,2005(1):50-51.
被引量:1
4
查全亚.
征信: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核心[J]
.金融纵横,2004(8):3-6.
被引量:2
5
包兴荣.
我国征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延边党校学报,2004,19(3):47-49.
被引量:1
6
冯增国.
加强社会征信制度建设的对策思考[J]
.上海金融,2004(10):62-63.
被引量:3
7
李晓琴.
我国征信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4):151-15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任兴洲.一个失信经济体的表征[N].中国经济时报,2002-02-21.
被引量:1
2
马荣伟.征信的几个基本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3-09-08.
被引量:1
3
谢伏瞻,刘世锦,任兴洲.社会信用缺失制约经济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3-08-08.
被引量:1
4
康华,张锦廷.推动征信管理系统建设[N].经济日报,2004-05-1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
1
蒋亮智,张荣.
略谈法制建设与商业诚信建设的关系[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6):91-95.
被引量:3
2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SIT课题组.
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渐进式方案[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6):10-13.
被引量:1
3
石晓军,蒋虹.
征信体系中的行业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6):12-15.
被引量:4
4
石晓军.
征信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巴西为例[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4):15-20.
被引量:4
5
刘骁,王方华,王成兵.
我国公共信用数据库建设的激励问题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43-47.
被引量:5
6
李少抒.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反思和完善——基于应收账款转让的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6(07X):207-209.
被引量:1
7
石晓军.
巴西征信体系的三维分析及政策启示[J]
.学术研究,2007(5):50-56.
被引量:7
8
何桂基.
美国征信体系构建的经验借鉴[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8):141-141.
9
石晓军.
征信体系的资本监管服务功能及对应制度设计[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1):100-106.
被引量:4
10
吕阳.
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征信业发展[J]
.理论界,2008(5):60-6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易宪容.
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生态[J]
.互联网周刊,2004(43):70-71.
被引量:15
2
徐诺金.
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
.金融研究,2005(2):35-45.
被引量:418
3
任兴洲.
从中国征信业发展历程看未来模式选择[J]
.广东经济,2005(5):10-14.
被引量:14
4
贺研.
从世界经验看我国征信业的发展模式[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19(3):61-64.
被引量:9
5
蒋伟民.
推进我国征信业科学发展的若干建议[J]
.浙江金融,2005(6):48-49.
被引量:1
6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
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
.经济研究,2005,40(9):30-43.
被引量:809
7
任兴洲.
我国征信业发展模式选择[J]
.中国金融,2004(12):35-3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孟祥彬.
沧州市农村金融生态现状分析[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5):20-22.
被引量:2
2
夏继立.
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
.时代金融,2014(7Z):277-277.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孟祥彬,张红兵.
沧州市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分析[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1):39-41.
2
孟祥彬,李炜.
河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分析[J]
.统计与管理,2014,0(5):99-100.
1
李顺昌,高永泉.
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情况的调查[J]
.吉林金融研究,2002(10):39-40.
2
隋俊基,谭晓轩,等.
对开展小额信贷的思考[J]
.吉林金融研究,2002(9):33-34.
3
马春成.
增强信用意识 构建信贷支农新机制[J]
.中国金融,2002(3):58-59.
被引量:1
4
李泊溪.
信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石[J]
.浙江经济,2002(3):26-26.
5
赵天朝,陶全胜.
中小企业如何获得银行支持[J]
.中外管理,2000(8):74-75.
被引量:1
6
朱博海.
不良资产与信用危机[J]
.西部论丛,2002(6):43-44.
7
裴武山.
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建议[J]
.现代金融,2002(5):24-24.
8
陈运江,陈松海.
银行支持个人消费之我见[J]
.青海金融,1999,0(4):56-57.
9
韩志国.
信用意识的构建[J]
.上海工商,2001(7):10-11.
10
钟心安.
关于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调查与思考[J]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2(2):24-28.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