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民希望组织起来——河北省清苑县高优农业专业合作社调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发挥致力于农业发展的中介组织的作用,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探讨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组织发展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农民组织起来是我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经之路。
作者
许月明
邓斌
机构地区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1-33,共3页
On Economic Problems
关键词
农业
合作社
组织起来
中介组织
分类号
F30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王延雄.
《围城》中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分析[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8(1):60-61.
被引量:2
2
刘学明.
论《围城》讽刺内涵的多重性[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49-52.
被引量:2
3
温儒敏.
《围城》的三层意蕴[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1):156-163.
被引量:32
4
陈子谦.论钱钟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5
钱钟书.围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2]陈子廉.钱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2
柯灵.钱钟书的风格和魅力[J].读书,1983,(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3
1
陈红莲.
《围城》人生的现代意蕴[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12-13.
被引量:1
2
黄咏梅.
论《围城》题旨的多义性[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2(2):61-64.
被引量:1
3
蔡年华,王青.
论曹禺和钱钟书的“围城”世界之比较[J]
.甘肃社会科学,2008(1):119-122.
被引量:2
4
宋剑华.
《围城》:现代知识精英的神话破灭[J]
.晋阳学刊,2009(5):105-111.
被引量:7
5
王天红.
包孕时空的现实与人生的愿望——对《围城》主题的再思考[J]
.电影文学,2011(15):74-75.
被引量:1
6
陈明华.
《围城》:人类命运的寓言[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87-89.
被引量:1
7
陈云云.
浅析《围城》的文本层次[J]
.卷宗,2012(8):1-1.
8
孙鹏辉.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浅析《围城》中知识分子时代责任缺失的成因[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3):123-125.
9
师文.
离境羡境,当境厌境——浅论《围城》中的“围城”印象[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6):5-5.
被引量:1
10
杨经建.
钱钟书与昆德拉:存在主义语境中的共融与相通[J]
.当代作家评论,2014(1):185-19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傅晨.
合作经济制度的传统与变迁[J]
.中国合作经济,2004(11):22-25.
被引量:13
2
马爱芳.
供销社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J]
.中国合作经济,2005(10):39-40.
被引量:3
3
陈则生.
继续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J]
.中国合作经济,2006(1):35-37.
被引量:2
4
[日]山田定市.现代合作社论[M].李中华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5
[美]科斯.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36.
被引量:1
6
山田定市.现代合作社论[M].李中华,译.1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赵慧峰,李彤.
初创期民主管理型合作社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对策[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8(3):58-61.
2
赵慧峰,刘秀娟,张桂春.
河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分类及其特征[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6):67-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党婕.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优化选择实证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1):62-65.
1
李继文.
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科技进步[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0(4):29-31.
2
胡建锋.
中国农村家庭承包制与相关农村发展报告——中国土地改革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J]
.农村经营管理,2006(5):11-16.
被引量:3
3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需积极正确引导[J]
.领导决策信息,2002,0(42):12-12.
4
袁忠贤.
以土地整理为契机 稳妥推进土地流转[J]
.农村工作通讯,2010(1):42-43.
5
陈伯庚,吴志冲.
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若干问题探讨[J]
.中国农村经济,2002(12):44-47.
被引量:8
6
丁学东.
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J]
.资本市场,2002(11):67-69.
被引量:3
7
林叶.
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革[J]
.北方论丛,1992,0(3):13-19.
被引量:3
8
李鸣.
论农户经营的历史地位[J]
.北方论丛,1985(1):98-103.
9
金丽馥.
农村家庭承包制的评价与展望[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13-16.
被引量:1
10
厉以宁.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需破除认识误区[J]
.农村工作通讯,2010(16):38-39.
被引量:2
经济问题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