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色——解读《海边的卡夫卡》
被引量:
38
Heterogeneous Features in Haruki Murakami's Fic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意义的通俗色彩,且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代社会商品市场化的阅读需求;但从村上春树的创作意图、文学表达或文体特征上看,村上文学显然独具品位,呈现出鲜明的异质特色,这种特质就是在虚幻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勾兑出现实世界的真实本质。其近期名作《海边的卡夫卡》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作者
魏大海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2-97,共6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关键词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虚实对照
异质特色
《海边的卡夫卡》
村上春树
异质
解读
小说
文学创作
阅读需求
分类号
I31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1
引证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93
参考文献
6
1
雷世文主编..相约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的世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32.
2
村上春树.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9、32,73,75、93、62、207,214、321、2、370、497-498页.
被引量:1
3
.《村上春树读本》[M].朝日新闻社,2001年出版.第6页.
被引量:1
4
菅野昭正.《文艺时评》(上)[M].日本集英社,2002年版.第308、367、432、176页.
被引量:1
5
.小森阳-2005年3月3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讲演[Z].,..
被引量:1
6
魏大海.《村上春树及其“文学告白”》[J].载《外国文学动态》,1993,(6):12-1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胡泊.
从《海边的卡夫卡》看日本社会的治愈思潮[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9):197-198.
同被引文献
171
1
吴雨平.
村上春树:文化混杂现象的表现者[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5):119-124.
被引量:22
2
任动.
《上海屋檐下》的互文性解读[J]
.戏剧文学,2007(7):62-65.
被引量:2
3
妥佳宁.
锁闭式·网状结构——最具叙事张力的双重戏剧结构[J]
.戏剧文学,2007(9):84-86.
被引量:3
4
刘喜萍.
现实与虚幻的融合——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
.山花(下半月),2009(10):138-140.
被引量:1
5
黄念然.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1):15-21.
被引量:134
6
林少华.
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魅力[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2):90-93.
被引量:39
7
孙树林.
论“村上春树现象”[J]
.外国文学,1998(5):22-28.
被引量:14
8
陈静.
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色——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5).
被引量:3
9
王向远.
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68-73.
被引量:48
10
刘喜萍.
村上春树文学的独特风格——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
.延边党校学报,2009,24(2):74-7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8
1
万芳.
解读《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中的现实与虚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1(1):65-70.
2
刘喜萍.
论《海边的卡夫卡》战争隐喻的两面性[J]
.长城,2009(6):128-129.
被引量:2
3
李莉.
荒诞中的真实——论村上春树创作特色[J]
.作家,2012(24):85-86.
4
任凤云.
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村上春树[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8):142-142.
被引量:1
5
林少华.
村上春树在中国——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J]
.外国文学评论,2006(3):38-43.
被引量:28
6
刘青梅.
一部充满隐喻的成长小说——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1):105-108.
被引量:7
7
刘研.
国内村上春树研究概况及走向[J]
.日本学论坛,2008(2):42-48.
被引量:7
8
董群智.
村上春树的文学宣言——《且听风吟》的一种解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4):121-124.
被引量:2
9
杨书评.
后殖民主义话语的文学表达——从村上春树小说《海边的卡夫卡》谈起[J]
.晋阳学刊,2009(1):127-129.
被引量:5
10
吕网中,周文超.
现实世界的迷失与“另一世界”的转换——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8):53-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3
1
陈佳慧,李儒俊.
中国大陆对村上春树小说的研究现状分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0(6):11-12.
2
韩思齐.
日本“治愈系”的文化分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2):48-50.
被引量:38
3
刘喜萍.
论《海边的卡夫卡》战争隐喻的两面性[J]
.长城,2009(6):128-129.
被引量:2
4
刘喜萍.
现实与虚幻的融合——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
.山花(下半月),2009(10):138-140.
被引量:1
5
黄小英.
《海边的卡夫卡》与通过仪式[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23-24.
被引量:1
6
冯帆.
浅析村上春树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对命运意识的解读[J]
.芒种,2012(20):156-157.
7
曾晓霞.
村上春树小说中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J]
.芒种,2012(12):61-62.
8
刘喜萍.
村上春树文学的独特风格——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
.延边党校学报,2009,24(2):74-75.
被引量:8
9
周悟拿.
《挪威的森林》何以在中国畅销——基于社会文化因素的考察[J]
.求索,2014(10):171-174.
10
耿海霞.
近十年来中国对村上春树作品的研究述略[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2):135-137.
被引量:7
1
陈静.
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色——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5).
被引量:3
2
徐桁.
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J]
.文学教育,2014(17):35-35.
3
易东生.
都市的迷行——论新感觉派[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2):61-63.
被引量:1
4
孙小惠.
《海边的卡夫卡》赏析[J]
.青年文学家,2016,0(9X):132-132.
5
唐梅秀,周融.
布莱克与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探析[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4):49-53.
6
杨书评.
后殖民主义话语的文学表达——从村上春树小说《海边的卡夫卡》谈起[J]
.晋阳学刊,2009(1):127-129.
被引量:5
7
孟圣磊.
海边的卡夫卡[J]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2010(4):43-43.
8
曾艳兵.
海边的卡夫卡与布拉格的卡夫卡[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3):141-143.
9
海边的卡夫卡[J]
.科学之友,2004(2):90-90.
10
姚丽丽.
试析《海边的卡夫卡》与《哈姆雷特》的相同点[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8):49-50.
外国文学评论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