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在性之为近代哲学基础的秘密
被引量:
2
The Secret of Inherentness as the Basis of Modern Philososph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西方近代哲学思维内在性的存在论原则,由笛卡尔最先提出,经由康德到黑格尔才真正完成了理论建构。黑格尔精详论证了精神的“自我活动”,通过逻辑思辨的形式允诺并倚赖于历史性。马克思把思想的触角深入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切近领悟了人的生存历史性的源始性,洞穿了近代哲学的秘密。
作者
陈立新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6-164,共9页
Academics
关键词
内在性
历史性
存在论
分类号
B14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621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1
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第131页.
被引量:285
2
康德 韦卓民译.《纯粹理性批判》[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6页.
被引量:27
3
海德格尔著 陈嘉映 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页.
被引量:126
4
海德格尔.《路标》[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0-401、401页.
被引量:70
5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92页.
被引量:39
6
海德格尔 孙周兴译.《尼采》下卷[M].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41--1042页.
被引量:9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被引量:3112
8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0:页.
9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
被引量:31
10
黑格尔,Hegel,,G.,W.,F...哲学史讲演录 2[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464.
共引文献
3621
1
夏燕.
论电影艺术美:内容美与形式美的辩证关系[J]
.时代文学,2008(14):180-182.
2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3
鲍宗豪,李振.
数字化时代的精神现象学[J]
.社会科学,2004(7):79-88.
被引量:1
4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5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6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7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8
顾智明.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9
吴学琴.
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10
李庚香.
法美学是人学[J]
.中州学刊,2004(4):192-19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
1
赵春利.
论康德的主体性美学思想及其影响[J]
.理论学刊,1999(1):110-113.
被引量:2
2
李茂增.
伽达默尔对主体论美学的批判[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3):97-100.
被引量:1
3
黄楠森.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问题[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23-26.
被引量:8
4
魏小萍.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分工与私有制:非同质的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问题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6(2):1-7.
被引量:10
5
王天成,崔巍.
先验哲学的基本原则[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5):3-4.
被引量:4
6
韩立新.
《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四个问题[J]
.学术月刊,2007,39(3):65-73.
被引量:13
7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光明日报,2005-02-22.
被引量:3
8
汪信砚,李志.
“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入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J]
.哲学动态,2007(9):9-15.
被引量:18
9
韩小龙.
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内在张力[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82-90.
被引量:3
10
杨春时.
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化: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21-25.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2
1
刘庆丰.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生成性的揭示及意义[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2):1-6.
被引量:1
2
骆玲玲.
内在性思想与主体论美学的关系初探[J]
.价值工程,2013,32(23):300-30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文柳霜.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观探究[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0,0(1):192-193.
1
刘荣清.
走出理性的困境[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41-43.
2
王素芹.
心灵将芜胡不归[J]
.山东教育(小学刊),2011(12):1-1.
3
王素芹.
心灵将芜胡不归[J]
.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版),2014(3):1-1.
4
陈立新.
历史领悟与哲学革命[J]
.哲学动态,2004(1):13-17.
被引量:3
5
李军.
“现实的人”的历程——从费尔巴哈、施蒂纳到马克思[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5):146-146.
6
洞穿你的性格类型[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08(6):24-25.
7
单传友.
异化之批判: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切入点[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43-46.
8
陈立新.
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25-130.
被引量:7
9
林鸣岗.
眼睛之思[J]
.社区,2013(14):8-8.
10
代迅.
学科内涵与话语方式:王朝闻与中国当代美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5(5):43-55.
被引量:3
学术界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