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德育教师之真诚品质与德育实效
Discussion on moral education teacher's honesty and his teaching efficienc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育教师面对现实德育低效的困境和角色定位的困惑,当务之急是培育提升自身之真诚品质。这对于“重拾”教师失落权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丰富师生情感体验、形成良好德育心理契约、提高德育实效非常关键。教师应努力树真诚榜样,以诚换诚;予真诚之情,以心换心;处真诚之度,以信换信。
作者
陈红
安华
机构地区
绍兴文理学院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05年第9期27-29,共3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德育教师
真诚
角色定位
德育实效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500.
2
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58.
被引量:1
3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7-8.
被引量:51
4
理查德,哈什著,傅维莉,等译.道德教育模式[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
被引量:3
5
鲁洁.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的特点与规律的研究[Z].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研究内容.
被引量:1
6
申来津.
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J]
.教育研究,2003,24(9):44-49.
被引量:64
7
Martin Buber, Between Men & Men, London: Fontana Library, 1961. 13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查普曼.成功的领导艺术,相互激励理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55.
被引量:1
2
皱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壅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t上海三联书店,1994.359.
被引量:1
3
Aruyris, C. Understanding Organiztional Behavior.Homewood ,IIL. Dorsey. 1960.
被引量:1
4
Schein. E. H.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EnglewoodCliffs:Prentice-Hall, 1980. 45.
被引量:1
5
Kotter. J. P. Tlu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73,15、91.
被引量:1
6
波特·马金 等.组织和心理契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
被引量:45
7
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15
1
王波.
对当前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
.当代家庭教育,2019,0(32):154-154.
2
陈桂香,单桔平.
心理契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0):95-96.
被引量:1
3
张杰.
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的管理——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分析[J]
.科技资讯,2007,5(2):71-72.
被引量:4
4
代成书.
从辅导员角度谈大学生管理模式——心理契约[J]
.中华文化论坛,2009(S1):164-166.
被引量:4
5
林浩,杨建芳.
和谐育人环境营造机制研究[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8-51.
6
何增科.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关于政治改革和民主化的探讨[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6):18-24.
被引量:2
7
刘春生,马振华,张宇.
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多学科透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9):20-22.
被引量:15
8
刘圣中.
国家治理的时空坐标与范式选择——两种行政范式对中国治理实践的启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2):40-46.
被引量:4
9
张军凤,廖其发.
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重庆市中小学德育现状的个案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4):62-68.
被引量:5
10
何建华,郭爱红.
论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程序的完善[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3):90-94.
被引量:4
1
徐美.
搞好英语教学,推动素质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09(5):99-99.
2
张彧,陆卫明.
论德育心理契约的价值[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6(5):104-108.
被引量:1
3
王玉香.
工具性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德育价值功能的再认识[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1(2):61-65.
被引量:1
4
阎国华,张雪梅.
浅议U型思维与德育创新[J]
.学术论坛,2009,32(2):190-192.
5
隋玉发.
浅谈网络背景下的中小学德育工作[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6):32-32.
被引量:2
6
郑华强,曾志安.
区域构建网络德育体系的实践探索[J]
.中国德育,2010,5(5):34-35.
7
李冬旺.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建设[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6):19-21.
8
代锦.
德育心理契约机制下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09(8):22-23.
被引量:1
9
佟雪峰.
品德的层次与德育的精英主义倾向[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65-67.
被引量:5
10
王晔.
德育心理契约机制下的德育模式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09(11):209-209.
高等农业教育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