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康有为新仁学形上之思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康有为那里,仁这一概念不仅是道德本质,而且是整个世界和宇宙的本质,仁成为判断一切事物合法性的标准。康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给予了仁不同层次的界定,仁本于天道而开显于人道,仁在历史中是以时空双向维度展开的,最后完全实现于大同社会。在其天游之学中,仁既在空间中从地球外化于宇宙,又在思维方式中从外在超越走向内在超越。
作者
李强华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0,共3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康有为
儒学
仁
形而上学
思维方式
分类号
B25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康有为.康有为自编年谱(外二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2..
被引量:1
2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2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被引量:3
3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1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被引量:3
4
康有为.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z].北京:中华书局,1984..
被引量:1
5
康有为著,楼字烈整理..诸天讲[M].北京:中华书局,1990:237.
共引文献
2
1
程潮.
论康有为“即中即西”的文化模式[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57-61.
被引量:1
2
吴康.
论康有为“智学之复兴”[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3):91-96.
被引量:2
1
徐博.
寻找思想的道路——对《论无原则批判》的再思考[J]
.理论月刊,2008(10):68-70.
2
方军.
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0(2):14-17.
3
郑元景,余章宝.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双向维度[J]
.北方论丛,2005(3):132-135.
被引量:3
4
郑元景,余章宝.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双向维度[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3):1-5.
5
荀明俐,郑克岭.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前提批判[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1):8-10.
被引量:1
6
李海峰.
死亡与真理——海德格尔哲学解读之一[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0-25.
7
刘剑飞.
从哲学视角剖析斯大林思维方式的局限性[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144-146.
8
姬海涛.
“哲学终结论”再探[J]
.青海社会科学,2006(1):70-73.
9
周德丰,刘风雪.
熊十力生命本体论的哲学意蕴[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5):33-37.
10
闫月珍.
《禅宗美学》[J]
.文艺研究,2001(6):148-149.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