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戴秉丽(农学农机系农业微生物室长春130062)开发食用菌新品种是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础。目前以自然选育、理化诱变和杂交育种等常规手段为主体的食用菌育种研究中,正在逐步引入现代生物技术,旨在促进现有食用菌品种...
作者
戴秉丽
机构地区
农学农机系农业微生物室
出处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5期15-16,共2页
Edible Fungi of China
关键词
原生质体
食用菌
育种
分类号
S646.0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7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107
1
王谦,尹红芳,蔡喜存,白彦坤,李满意.
毛木耳菌丝体的营养生长条件[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5):521-524.
被引量:13
2
杨立红,辛晓林,蔡德华,谢红艳.
酯酶同工酶在食用菌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4,23(5):10-12.
被引量:7
3
刘宇,陈文良,王丽珍,孟莉莉.
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4,11(3):61-64.
被引量:16
4
张广伦,肖正春.
羊肚菌的营养成分及其利用[J]
.食用菌,1993,15(3):3-4.
被引量:36
5
张卉,刘长江.
姬松茸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3,23(3):18-20.
被引量:13
6
董明盛,沈爱光,石教彩.
浓香乳菇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食用菌,1993,12(1):3-5.
被引量:5
7
金建康,姚萍,宋金娣,王伟明,丁风珍.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杂交系统的建立[J]
.中国食用菌,1993,12(3):20-22.
被引量:1
8
韩新才,杨新美,罗信昌.
木耳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再生方式研究[J]
.中国食用菌,1993,12(4):18-20.
被引量:2
9
程东升,邹莉.
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J]
.中国食用菌,1993,12(5):11-14.
被引量:6
10
林芳灿,朱勤钊.
食用菌异宗结合种的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J]
.中国食用菌,1993,12(5):14-1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6
1
邓百万,陈文强.
美味牛肝菌胞外多糖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6):49-53.
被引量:8
2
李守勉,李明,邢蕾,王俊玲,张殿生.
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70-7771.
被引量:15
3
杨凤苓,贾乐,任轩.
姬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初探[J]
.生物技术,2007,17(6):37-40.
被引量:4
4
韩增华,张丕奇,戴肖东,孔祥辉,马庆芳,张介驰.
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单核体荧光鉴定[J]
.食用菌学报,2008,15(3):13-17.
被引量:7
5
冀宏,刘萍,朱清,姚璐晔,徐兵.
白背毛木耳杂交育种及杂交子选育[J]
.中国食用菌,2010,29(6):18-21.
被引量:5
6
孙丽,凌建亚,张长铠.
浓香乳菇原生质体再生及再生株特性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9,6(2):10-14.
被引量:3
7
周云,朱婧,郑雪平,吴金男,姚璐晔,冀宏.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品种杂交育种研究[J]
.北方园艺,2010(24):189-193.
被引量:6
8
彭智华,曾广文,寿诚学.
大杯蕈原生质体菌株筛选的研究[J]
.园艺学报,2000,27(3):193-197.
被引量:13
9
何培新,罗信昌,李来泉,王秀建.
木耳原生质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29(2):21-24.
被引量:5
10
张李阳,熊晓晖.
灵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1,20(6):38-4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96
1
熊亚,李敏杰,周君.
pH和温度对攀枝花野生鸡枞菌PXT-1菌株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1(11):164-165.
被引量:5
2
谭伟.
20年来四川食用蕈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山地学报,2004,22(B09):104-117.
被引量:1
3
张卉,刘长江.
姬松茸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3,23(3):18-20.
被引量:13
4
谭周进 ,杨海君 ,林曙 ,吴铁 ,WU Tie .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微生物菌种[J]
.核农学报,2005,19(1):75-79.
被引量:28
5
付立忠,吴学谦,魏海龙,吴庆其,李海波,张新华,贾亚妮.
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
.食用菌学报,2005,12(3):63-68.
被引量:45
6
陈力力,马美湖,周传云,高必达.
不同因素对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J]
.生物技术,2005,15(5):47-51.
被引量:8
7
张清平,彭国雄,王中康,殷幼平,夏玉先.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病蝗虫体内绿僵菌rDNA基因[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11):71-75.
被引量:3
8
王伟科,袁卫东,周祖法,闫静.
不同配方培养料栽培大杯蕈试验[J]
.杭州农业科技,2005(6):13-15.
9
李轶超,马淑凤,李书倩,刘长江.
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J]
.食用菌,2006,28(2):10-13.
被引量:19
10
邹莉,孟雪,李绍鹏.
难栽培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2):67-69.
被引量:5
1
Pebe.,JF,陈如梅.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J]
.国外农学(国外食用菌),1992(2):40-42.
2
陈恒雷,曾宪贤.
食用菌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J]
.食用菌,2005,27(3):5-7.
被引量:8
3
马玉银.
分子标记与食用菌育种[J]
.食用菌,1993,15(1):3-4.
4
张浩,张焕仕,王猛,燕志,钦佩.
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14(5):175-179.
被引量:24
5
潘迎捷,陈明杰,汪昭月,马爱民,凌霞芬,贺东梅,冯志勇,伯海英.
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J]
.食用菌学报,1994,1(2):56-62.
被引量:23
6
李守勉,李明,邢蕾,王俊玲,张殿生.
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70-7771.
被引量:15
7
王海英,华秀英,钮旭光,张瑾,池瑞.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3):300-303.
被引量:12
8
戴秉丽.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食用菌,1995,14(6):17-19.
被引量:6
9
林芾.
我国食用菌育种现状与展望[J]
.农技服务,2010,27(8):1076-1077.
被引量:3
10
梅新,易干军,蔡礼鸿.
原生质体技术与果树育种[J]
.长江果树,2003(5):31-36.
被引量:1
中国食用菌
199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