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耕作制度变革与害虫的发生和演替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太湖流域耕作制度迭经变革。80年代以来,江苏一侧的双、三熟制面积大幅度下降。杂交稻种植面积也随之减少。近年来成为以单季稻为主,单、双季稻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稻茬免耕种植冬作物的面积不断扩大。
作者
金翠霞
吴亚
王冬兰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38,共3页
Plant Protection
关键词
耕作制度
害虫
发生
耕作防治
分类号
S474.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85
1
吴刚,尚稚珍.
有机磷P-135光学异构体对二化螟的毒力差异[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93,22(1):69-72.
被引量:1
2
陈华才,沈群超,娄永根,程家安.
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幼虫趋性行为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5):473-475.
被引量:13
3
宋浩然.
带药漂浮载体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5):32-33.
被引量:3
4
章士美,陈东.
江西二化螟阶段性消长过程及其原因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1):33-35.
被引量:5
5
敖秋春,秦厚国.
二化螟在杂交水稻上发生为害特点新观察[J]
.江西农业科技,1993(4):37-38.
被引量:6
6
屈西峰.
1992年我国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分析[J]
.昆虫知识,1993,30(4):252-256.
被引量:10
7
周国福.
耕作制度与水稻品种对二化螟发生世代的影响[J]
.昆虫知识,1994,31(1):1-3.
被引量:21
8
舒相石,肖欣.
水稻螟虫防治技术探讨[J]
.作物研究,2005,19(1):30-32.
被引量:9
9
薛进,戈峰,黎家文,苏建伟.
二化螟与作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
.昆虫知识,2005,42(3):259-263.
被引量:13
10
雷国明.
一代二化螟发生和为害时差显著性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5,15(3):4-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石会田,张胜来,黄孟龙.
二化螟危害上升原因与防治策略[J]
.作物研究,2005,19(2):115-116.
被引量:8
2
朱铖培.
农业措施在害虫种群无公害控制中的作用[J]
.华东昆虫学报,2007,16(3):225-231.
被引量:4
3
郝丽霞,韩永强,廖晓兰,侯茂林.
二化螟与寄主植物间的互作关系[J]
.湖南农业科学,2009(4):84-87.
被引量:7
4
辛文,张志涛.
二化螟种群动态及管理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1,38(4):241-246.
被引量:19
5
颜金龙,史跃玲,程金艳,王改芹,史磊,赵红荣.
耕作制度变更对平原区害虫及天敌消长动态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17,23(3):87-93.
被引量:1
6
李海东,方利民,尤希宇,朱福官.
苏州吴江地区水稻大螟种群发生动态及综防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1):135-135.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肖海军,何海敏,薛芳森.
二化螟滞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
.生物灾害科学,2012,35(1):1-6.
被引量:15
2
祝树德,高振兴,金党琴,徐德进,常燕,刘芳.
印楝素对水稻二化螟的生物活性及控制作用[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6):551-556.
被引量:20
3
霍中洋,高振兴,徐德进,常燕,邵彩虹,祝树德.
印楝素乳油对水稻二化螟作用方式的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4):35-38.
被引量:4
4
彭传华,魏先尧,张似松,雷朝亮.
湖北江汉稻区优质香稻上二化螟的为害特性[J]
.昆虫知识,2006,43(2):180-183.
被引量:3
5
李明波,刘金南,章方海,周桃棣.
太湖县水稻螟虫发生的历史演变和现阶段特点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183-184.
被引量:1
6
肖海军,熊件妹,薛芳森.
二化螟滞育幼虫与非滞育幼虫的抗药性比较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2):51-52.
7
黄志农,张玉烛.
水稻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理论与实践[J]
.作物研究,2006,20(4):297-307.
被引量:16
8
黄志农,张玉烛,刘勇.
湖南水稻三大害虫致灾原因与防治策略[J]
.作物研究,2006,20(4):315-317.
被引量:16
9
叶邦兴,唐海明.
攻霸乳油防治早稻二化螟的效果初报[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9):67-68.
被引量:1
10
胡建生.
左溪镇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应用效果[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06-106.
被引量:3
1
王相华.
无公害农业的病虫害防治[J]
.内江科技,2000,21(4):23-23.
2
尹光容,饶世达.
发展我省饲料粮食的一条新途径——开发饲料大麦生产大有可为[J]
.大麦与谷类科学,1990(3):18-19.
3
孙凡.
物理学技术在农业病虫防治中的应用[J]
.世界农业,1999(1):31-33.
被引量:14
4
李明才,张秀琴.
对新疆棉区棉铃虫综合治理几项关键技术的分析和建议[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9,19(4):19-20.
被引量:1
5
金辉,王世喜,吴维凤,龙立新.
美洲斑潜蝇在大庆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
.北方园艺,2003(1):56-57.
被引量:2
6
吴仁润,徐学军.
我国云南南部种植臂形草对飞机草耕作防治的研究[J]
.草业科学,1992,9(5):18-20.
被引量:21
7
沈建新,张惠琴,张洪坤,周泽华,董国堃.
耕作制度变革与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关系及相应对策[J]
.湖北植保,2001(3):21-23.
被引量:10
8
屈西峰.
澳大利亚棉铃虫的发生、测报和防治[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9,19(1):38-39.
9
王合娣,张玉芹,王明星,郝秀芬.
耕作制度变革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
.河南畜牧兽医,2003,24(7):49-49.
10
饶洪章.
近年三化螟发生趋轻原因分析及农业防治在无公害农业中的地位[J]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22(6):12-13.
植物保护
198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