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与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被引量:8
Xu Chi and His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China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5-149,共5页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共引文献9
-
1左珈源.清末民初闽籍翻译家的兴盛与马尾船政学堂[J].海峡人文学刊,2021,1(4):137-144.
-
2侯晶晶.论翻译中的操控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46-48. 被引量:8
-
3相华利.论译者对翻译的操控现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124-125. 被引量:1
-
4魏家海.古诗英译中意象定位的意图性[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59-64. 被引量:3
-
5金焱焱.“双赢”及相关仿造词论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6,23(4):55-60. 被引量:1
-
6陈向红.试析郁达夫翻译观[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2):82-84. 被引量:1
-
7陈莉.简论译作序跋与翻译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7,39(4):62-66.
-
8应黛玮,崔学新.徐迟的翻译生涯及其特色[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3):11-14.
-
9李慧芳.副文本视域下中国武侠小说“走出去”——以《射雕英雄传》为例[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4,31(1):122-125.
同被引文献95
-
1高晓晖.徐迟与《瓦尔登湖》的终生情缘[J].长江文艺,2005(12):60-63. 被引量:4
-
2阎延文.诗歌的幻美之旅——蔡其矫访谈录[J].诗刊,2001(3):54-59. 被引量:5
-
3白阳明.《瓦尔登湖》徐迟译本创造性叛逆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S4):125-127. 被引量:4
-
4徐迟.外国文学之于我[J].外国文学研究,1979,1(1):91-93. 被引量:6
-
5刘树森.评《草叶集》的六个中译本(上)——纪念惠特曼逝世一百周年[J].外国语,1992,15(1):40-46. 被引量:5
-
6黎宏.《女神》与《草叶集》之比较[J].人文杂志,1983(3):101-108. 被引量:4
-
7余光中.作者·学者·译者——为“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而作[J].外国文学研究,1995,17(1):3-7. 被引量:10
-
8徐鲁.光明的启示录[J].中国图书评论,1994,17(3):70-72. 被引量:2
-
9徐鲁.《瓦尔登湖》的魅力——徐迟和他的译著[J].中国图书评论,1995(5):42-43. 被引量:5
-
10叶嘉新.徐迟译品处女集《明天》[J].出版史料,2006(1):61-6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8
-
1杨华,喻礼会.多元文化语境中徐迟译《瓦尔登湖》的现代诠释[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1):132-134. 被引量:1
-
2刘爱华.徐迟:绝顶灵芝、空谷幽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家研究[J].中国外语,2011,8(4):95-100. 被引量:6
-
3翟晓丽.葛浩文英译《生死疲劳》之适应与选择[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6(2):59-61.
-
4刘略昌.徐迟和梭罗:以《瓦尔登湖》的翻译为中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2):38-44. 被引量:3
-
5马军红.美国生态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J].中国翻译,2015,36(4):32-37. 被引量:12
-
6丁梦蕾.徐迟翻译活动研究[J].芒种(下半月),2017,0(12):60-64.
-
7应黛玮,崔学新.徐迟的翻译生涯及其特色[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3):11-14.
-
8谢志超,贾佳.影响与创造:新文化运动以来惠特曼《草叶集》在中国的译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27(4):81-8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6
-
1冯正斌,汪学冰.“五四”诗歌翻译与创作之考辩——一个互文性视角研究[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2(1):173-184.
-
2周小渟.辜鸿铭英译《论语》的生态翻译学视角解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4):189-192. 被引量:6
-
3刘畅,韩启群.我国生态文学翻译现况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2):111-113. 被引量:59
-
4陈金莲.2001年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86-93. 被引量:29
-
5吴蒙.《瓦尔登湖》中译本研究述评(1984-2014)[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9):118-122. 被引量:3
-
6蒋中令,周文.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朱生豪翻译思想——以《哈姆莱特》中译本为个案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11):173-175.
-
7陈月红.生态翻译学“实指”何在?[J].外国语文,2016,32(6):62-68. 被引量:22
-
8刘茜,李清平.《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译介——兼论翻译学与社会学的界面研究潜势[J].中国翻译,2018,39(2):46-51. 被引量:5
-
9窦璐.多维适应选择论下的中国饮食文化英译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5):58-60. 被引量:1
-
10杨婕.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瓦尔登湖》的复译研究——以徐迟、戴欢、王光林译本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11):58-63. 被引量:3
-
1初永兴.浅谈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J].飞(素质教育),2013(2):10-11.
-
2诗海译笔[J].日语知识,2004(8):42-46.
-
3傅光明.被删削的《骆驼祥子》[J].晚报文萃,2016,0(6):26-26.
-
4新川和江,孙伯韬.和阳光一起[J].日语知识,2004(11):46-47.
-
5秋之梦.追随大师的脚步[J].神州学人,2016,0(7):18-21.
-
6诗海译笔[J].日语知识,2004(5):41-41.
-
7王金双,范晓霞.试论林译小说中的“误读”成因[J].前沿,2012(11):186-189.
-
8王斑.诗坛上的一颗珍珠——介绍《月照波心一颗珠》[J].外国文学,1986(9):90-91.
-
9张映先,张小波.虚实有度 译笔菁华——读汪榕培《庄子》英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5):127-128. 被引量:5
-
10张祝祥,刘杰辉.从《巴黎茶花女遗事》看林纾的译笔[J].戏剧文学,2007(3):101-103.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