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53-54,共2页
同被引文献52
-
1汪怀建,周跃龙,黄锦勇,魏雪娇.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23-25. 被引量:23
-
2夏业良.在宏观调控中创建“节约型社会”[J].中国金融,2005(2):67-67. 被引量:1
-
3郭本海.区域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5):55-59. 被引量:5
-
4解振华.构建新时期环境保护战略[J].求是,2005(12):54-56. 被引量:8
-
5范姝娴.环境成本——一项不可忽视的经济决策要素[J].生态经济,2005,21(7):67-69. 被引量:4
-
6习近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管理世界,2005,21(7):1-4. 被引量:44
-
7刘辉.环境友好行为:基于分类基础上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05(4):123-125. 被引量:12
-
8李王锋,张天柱.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8):82-85. 被引量:52
-
9建设节约型社会 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J].经济与管理,2005,19(10):1-1. 被引量:1
-
10云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谈 建设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型社会[J].科学决策,2005(9):2-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4
-
1方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四川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7(S1):40-43. 被引量:8
-
2方杰.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四川案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8(1):28-30.
-
3许云万,李忠燕.人行梁平县支行有本履职“三好经”[J].金融信息参考,2005(5):45-45.
-
4谢晶莹.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J].珠江经济,2006(1):62-67. 被引量:1
-
5史健玲.对深圳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6(4):152-153.
-
6苏金生.论环境友好行为的形成与培养[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3):30-33.
-
7周永章,陈杰,李飏,刘利,罗星亮,楼振华,谭炳才,杨海生,陈庆秋.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与广东节约水平现状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112-116. 被引量:12
-
8林洁.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7(5):29-31.
-
9孙勇娜.着力节能减排 推进企业发展[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22(1):12-14.
-
10彭练,王洁玉,杨克斯.论和谐视角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J].特区经济,2008(1):119-120.
二级引证文献45
-
1董明辉,董晓娅.常德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评价与对策[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405-409. 被引量:2
-
2赵沁娜,范利军,吴慈生,张鑫.环境友好型城市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272-275. 被引量:1
-
3李宝瑜,李丽.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指数设计[J].学术问题研究,2007,0(2):6-11. 被引量:2
-
4李飏,周永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广东制度建设的动力机制[J].热带地理,2007,27(3):229-233. 被引量:2
-
5谷冲.循环经济与环境友好社会的和谐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07X):372-372. 被引量:3
-
6黎涛,崔江涛,方志耕,朱建军.关于政府节能政策绩效指标时差性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24(1):96-99. 被引量:2
-
7李宝瑜,李丽.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指数设计[J].统计研究,2008,25(6):20-24. 被引量:2
-
8郭秀珍.建设节约型指标体系,促进我国GDP健康发展[J].有色矿冶,2008,24(3):98-100.
-
9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9(6):73-78. 被引量:9
-
10丁刚,程娟.我国省域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现状评价与聚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9):2-5. 被引量:1
-
1郭正东.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兼论宁夏反贫困实践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宁夏党校学报,2001,3(4):61-64. 被引量:1
-
2米本家.设立重庆和谐社会建设示范区的构想[J].重庆经济,2006(9):27-29.
-
3唐雪霞,张九龙.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城市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2005(4):52-53. 被引量:1
-
4谢晶莹.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J].珠江经济,2006(1):62-67. 被引量:1
-
5肖爱民.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哲学思考[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1):15-16.
-
6蒋蕾蕾.宁波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11):16-19. 被引量:1
-
7刘光明.把握新形势 抢抓新机遇 在新起点上实现经贸工作新跨越[J].中国经贸导刊,2007(16):44-45.
-
8葛永生,聂春杰.“十二五”时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2):74-75.
-
9以新型城市化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求是,2010(19):61-61.
-
10慕海平.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及战略取向[J].红旗文稿,2004(15):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