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物世界》
2005年第4期78-80,共3页
World of Antiquity
同被引文献38
-
1姚伯岳.关于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文化遗产保护”学科门类的建议和设想[J].古籍保护研究,2019(1):33-42. 被引量:4
-
2邵高峰,许淳淳.环保型石质文物防风化剂的研制[J].腐蚀与防护,2007,28(11):562-565. 被引量:5
-
3黄克忠.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建设[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20(S1):6-9. 被引量:8
-
4宋兆麟.贵州苗族的农业工具[J].农业考古,1983(1):172-181. 被引量:10
-
5徐昭峰.出土陶器现场保护研究的现状[J].中原文物,2004(6):79-81. 被引量:2
-
6李火明,张秉坚,刘强.一类潜在的石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仿生无机材料[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17(1):59-64. 被引量:17
-
7董兵海,王世敏,许祖勋,夏璐,谭白明.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加固保护陶质文物的研究[J].涂料工业,2005,35(12):9-11. 被引量:4
-
8蒋道银.胶粘剂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J].粘接,2006,27(1):55-55. 被引量:1
-
9段宏瑜,邱建辉,朱正柱,曹育红.原位聚合改性纳米TiO_2在封护涂料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涂料,2007,45(5):19-23. 被引量:9
-
10王军.国家体育场“鸟巢”用氟碳涂料天然曝晒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7,14(5):1-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4
-
1朱堃.从工具的磨损看麻山苗族对文化所属环境的适应——兼论当代民族博物馆文物征集与展示的实察及改进意见[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7(3):139-145. 被引量:1
-
2周明哲.浅谈化学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5):60-61. 被引量:2
-
3杨雯,王晨仰,刘军民,王尧宇,杨国平.无机纳米材料在文物修复与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21,37(8):1345-1352. 被引量:9
-
4李宏松.文物保护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与探讨[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8(1):37-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李东红,魏金济.人类学视域下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叙事研究——以元阳县民俗文化陈列馆为考察中心[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0(1).
-
2王晨仰,杨雯,张坤,陈洪海,赵丛苍,王尧宇.无机化学在文物修复和保护中的应用[J].无机化学学报,2018,34(12):2127-2134. 被引量:5
-
3杨雯,王晨仰,刘军民,王尧宇,杨国平.无机纳米材料在文物修复与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21,37(8):1345-1352. 被引量:9
-
4韩莹.近十年来化学方法在纸质文物脱酸与加固方面的应用[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6):143-160. 被引量:5
-
5张小进.字画修复用抗紫外老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粘接,2022(8):17-20.
-
6王晨仰,唐鹏飞,赵晶,巫云龙.唐代彩绘陶俑中无机颜料的化学组成[J].无机化学学报,2022,38(11):2231-2237. 被引量:2
-
7罗冠群.文物保护修复中的生物技术以及应用进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21):35-38.
-
8张媛.改性陶瓷环保胶粘剂在陶瓷类文物修复中的应用[J].化学与粘合,2023,45(1):93-96. 被引量:5
-
9徐依然.纸质文物虫害预防性修复技术研究综述[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1):42-45. 被引量:2
-
10程灿阳.博物馆安全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2022(4):70-74.
-
1胡钢.保护意识在当前文物保管和陈列中的体现探索[J].青春岁月,2014,0(7):215-215. 被引量:4
-
2博闻.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简介[J].中国博物馆,1993(2):94-96.
-
3云丽.试论文物的艺术价值[J].内蒙古艺术,2014(2):92-94. 被引量:1
-
4阿里.卡赞西吉尔.《国际社科》中文版创刊十周年致中国读者[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4,11(1):3-4.
-
5米华.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路径[J].青年记者,2016(35):121-122. 被引量:6
-
6郭宏.论“不改变原状原则”的本质意义——兼论文物保护科学的文理交叉性[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16(1):60-64. 被引量:29
-
7彭骥鸣.关于期刊转型的思考[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1(4):43-45.
-
8霍雪松,唐迪.用科技传承文明之火 在进步中突破自我——访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万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4):114-117.
-
9以创新精神,促进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J].中国文化遗产,2004(3):144-145. 被引量:1
-
10姜进章.文理交叉,学、产、政三螺旋创新——以云河新媒体实验室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3(2):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