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燃煤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新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种类很多,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其中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和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PFBC-CC)被认为是本世纪末下世纪最有希望的传统燃煤发电的替代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替代技术发展的原因、现状、经济性,经过两者的综合比较,重点介绍了PFBC-CC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开展此项技术研究的情况以及发展PFBC-CC技术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作者
钟史明
许红胜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
出处
《江苏电机工程》
1995年第2期11-19,共9页
Jiangsu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煤气化
增压流化床
燃气/蒸汽
联合循环发电
分类号
TM611.3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章名耀,刘前鑫,范从振.
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发展概况[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0(2):97-10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范从振,工程热物理学报,1986年,7卷,3期,273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章名耀,李大骥,蔡宁生,徐益谦.
关于我国发展先进燃煤发电技术的建议[J]
.动力工程,1994,14(2):1-8.
被引量:17
2
陈安斌,王永青,尚德敏,严家马.
燃煤气的闭式 STIG 循环的热力学分析[J]
.热能动力工程,1998,13(4):254-25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许红胜,钟史明.
燃煤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J]
.中国能源,1995,17(6):20-23.
2
陈安斌,尚德敏,严家騄,刘铭,何健勇.
适用于燃煤气的STIG循环中湿燃气的状态方程[J]
.热能动力工程,2000,15(3):290-2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徐宏国.
应用稠油开采中湿燃气的状态方程计算热力参数[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3):68-70.
被引量:4
2
王照亮,王杏花,梁金国.
注汽井井筒温度分布的模拟计算[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1):76-79.
被引量:13
1
吴亦三.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J]
.能源研究与信息,1991(4):37-51.
2
糜洪元.
我国第一套烧原油103.15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在华能汕头燃机电厂全面投产[J]
.燃气轮机技术,1989(1):46-49.
3
吴永规.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动向[J]
.能源工程,1995,15(2):12-14.
4
谭恢曾.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是改造中小型煤电的积极选择[J]
.湖南电力,2001,21(2):58-60.
被引量:1
5
王明春,范从振.
燃煤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分析与计算[J]
.江苏电机工程,1992,11(3):1-5.
6
林汝谋,蔡睿贤,肖云汉,徐大懋.
先进的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J]
.动力工程,1994,14(4):1-6.
被引量:15
7
刘韶林,阎安民,李冠华,王宏志,刘耀新,王磊.
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
.引进与咨询,2001(6):13-19.
8
张世红,陆继东,林志杰,刘德昌.
燃煤发电技术的进步与环境保护[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6,18(1):23-25.
被引量:3
9
蔡宁生.
对PFBC-CC技术在我国创新发展之考虑[J]
.燃气轮机技术,2001,14(1):29-36.
被引量:7
10
蔡宁生,傅文玲,章名耀.
150MWePFBC-CC商业示范电站的初步概念设计[J]
.动力工程,1995,15(6):24-29.
被引量:3
江苏电机工程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