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方剂配伍规律探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方剂配伍规律探讨湖北中医学院(430061)杜天植关键词方剂,方剂学,配伍,治疗应用方剂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历代医家创制了大量的方剂,习称之为"古方"。随着现代科学和祖国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又创制了不少新方剂。...
作者
杜天植
机构地区
湖北中医学院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27,共3页
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方剂
方剂学
配伍
治疗应用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2
1
李德华.
创造性思维中的可能性构造空间的理论框架PCST[J]
.计算机杂志,1993,21(5):12-18.
被引量:13
2
王阶,王永炎,杨戈.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式[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8.
被引量:51
3
滕佳琳.
药对沿革及理论研究概要[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3):33-35.
被引量:20
4
任廷革.
中医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6):17-18.
被引量:4
5
郭兰忠.
试论气血同治在方剂配伍中的运用[J]
.江西中医药,1995,26(6):41-42.
被引量:3
6
宫海民.
浅谈方剂学中的非加和原理[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4):224-225.
被引量:10
7
陶镇岗,张夫兴.
补肝体助肝用与方剂配伍[J]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1):517-518.
被引量:1
8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9
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中医病证治法术语.中医诊断学杂志专集[M].长沙: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1997..
被引量:1
10
王祖喜.可能性构造空间模型特性与算子动作机制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M].,200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吴水生,叶苓,林渊,刘蔚雯,林求诚.
论辨病理用药是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补充与发展[J]
.中医杂志,2004,45(11):813-814.
被引量:7
2
陈文,凤良元,鄢顺琴.
论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创新[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5):9-11.
被引量:8
3
蒋永光,李认书,金桂花,黎勇.
方剂配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
.国医论坛,2002,17(1):51-52.
被引量:2
4
李德华,胡东红,王祖喜,关景火,朱晓艳.
中药单味药性状特征空间及其基[J]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2,15(2):188-19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李德华,杨红岩,张福旺,胡东红.
中药复方创新系统的初步实验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8):200-203.
2
张福旺,李德华,杨红岩,胡东红.
中药复方创新系统的研制[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4,32(6):9-11.
被引量:1
3
吴潍.
中药的整体调节作用机制浅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7):2304-2305.
被引量:1
4
陈建杉,江泳,邓中甲.
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现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38-40.
被引量:1
5
汤小虎.
基础方剂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6):466-469.
被引量:2
6
龙惠,蒋静雪.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探讨[J]
.中国药房,2008,19(27):2159-2160.
被引量:16
7
谢颂华,李德华.
基于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的创新配方系统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30(5):714-717.
被引量:2
8
杨勇,吴晓丹,白晶.
后基因组时代方剂学研究的反思[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10):659-662.
9
白晶.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药方剂配伍规律挖掘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22-22.
被引量:2
10
潘旭,许保海,张蕊.
审方在中药饮片调剂中的作用[J]
.医药导报,2011,30(8):1108-1110.
被引量:17
1
滕伟民,蔡长华.
方剂配伍的探讨[J]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6,13(3):60-61.
2
钟洪,陈宝田,罗仁.
强直性脊柱炎证治规律探讨——附76例临床分析[J]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4(2):68-68.
被引量:3
3
张年顺.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规律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16-18.
被引量:10
4
于世家.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规律探讨[J]
.山西中医,1992,8(1):17-18.
5
张年顺.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规律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5):395-397.
被引量:3
6
姚保泰.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300例辨治规律探讨[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16(4):45-46.
7
帅在芬.
仲景用芍药止痛的配伍规律探讨[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8(4):15-16.
8
段利民,吴维海,张素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证治规律探讨[J]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5,10(1):35-35.
9
吴亚平,傅丽亚,陆慧.
207例腰腿痛临床分析及发病规律探讨[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1,7(5):34-35.
被引量:1
10
杨健武.
胃脘痛诊治规律探讨[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15(3):22-26.
湖北中医杂志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