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子束法排烟处理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
1
The Technology of Smoke Removal with Electronic Beam System and Its Progres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与日本荏原制作所共同研制开发的“电子束法排烟处理技术”,具有无需作排水处理和添加催化剂即可达到排烟效果的特点,同时可回收副产品加以利用。本文论述了这项技术的研制概况、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者
杜忠学
出处
《中国环保产业》
1995年第4期32-33,共2页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关键词
排烟处理
脱硫
电子束法
锅炉污染
脱硝
原理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1
吴迪镛,张金昌.
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催化还原脱除SO_2催化剂的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1998,26(5):395-399.
被引量:14
2
张晔.
中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和前景展望[J]
.环境保护,1999,27(4):20-23.
被引量:25
3
王世忠,俞启全.
PrO/γAl_2O_3等稀土氧化物催化还原SO_2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9,19(6):652-656.
被引量:7
4
杨桔材,刘源.
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超细粒子对CO还原SO_2的催化性能[J]
.化工科技,1999,7(4):19-23.
被引量:1
5
赵志斌,吕晶.
脉冲放电粒子荷电机理的研究[J]
.东北电力技术,1999,20(3):1-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贾佩云,钱晓良,刘石明,杨洪迁.
烟气还原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湖北化工,2001,18(6):1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罗冬梅,余淑娴,郑湘娟,余启明,郝晓霞,洪三国,万南红.
稀土及其化合物在催化中的应用[J]
.江西科学,2006,24(3):304-308.
被引量:2
1
刘曼丽,杜忠学.
电子束法排烟处理技术及其进展[J]
.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6(4):44-47.
2
谭娟.
电子束照射排烟处理技术[J]
.工业加热,2003,32(6):55-57.
3
野口嘉一.
燃煤电厂排烟处理技术的进步[J]
.国际电力,1997,1(3):61-62.
被引量:1
4
桥本昭司,杜忠学,刘曼丽.
电子束法排烟处理技术及其开发进展情况[J]
.国外油田工程,1996,12(4):33-34.
5
町末男,孙来敏.
电子射线排烟处理技术的开发[J]
.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0(1):53-56.
被引量:1
6
王长城,朱玉民.
活性焦法排烟处理技术[J]
.宁夏电力,2003(G00):28-29.
被引量:1
7
张国英.
锅炉大气污染防治策略试分析[J]
.科技风,2014(14):272-272.
被引量:1
8
使用电子束处理燃煤排烟方法[J]
.科技信息,1999,0(12):14-14.
9
王春云.
活性焦法排烟处理技术初探[J]
.化肥设计,2002,40(2):62-63.
10
陈军,范寿波,王锦成.
我国工业锅炉污染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
.中国环境管理(吉林),2003,22(2):26-27 .
被引量:3
<
1
2
>
中国环保产业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李生才
胡良平
安莹
王亚军
王蓉华
笑蕾
徐晓岭
黄平
张放
相关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商务信息学院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相关主题
统计分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