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毫早在皖南茶区的适应性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白毫早在皖南茶区的适应性刘金根(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东至·247282)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位于皖南山区,是农业部定点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该场先后引进国家级、省级良种59个,白毫早是其中之一。该品种于1990年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引进...
作者
刘金根
机构地区
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
出处
《茶叶通讯》
1995年第4期19-20,共2页
Journal of Tea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茶树
白毫早
品种
引种
栽培
适应性
分类号
S571.102.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6
1
刘仲华,黄孝原,黄建安.
干燥工艺对绿茶色素物质降解及色泽品质的影响[J]
.茶叶通讯,1989(3):38-41.
被引量:12
2
吕立哲,魏慧.
槠叶齐12号等5个茶树品种在河南茶区的适应性[J]
.茶叶通讯,1995,22(1):8-10.
被引量:4
3
闵彩云,贾尚智.
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北区试点总结报告[J]
.茶叶通讯,1995,22(2):11-13.
被引量:7
4
胡淑霞.
山区茶树病害的发生生态及综合防治初探[J]
.茶叶通讯,1995,22(4):23-24.
被引量:6
5
王润,龙粟,本文,陈江涛.
提高名优绿茶色泽的加工技术措施[J]
.茶叶通讯,2007,34(2):35-36.
被引量:9
6
吴洪雷.茶白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初步探讨[J].茶叶通讯,1981,(3):31-31.
被引量:1
7
Flint M L. Robort yon den Bosch. Introduction to integrated past management[M],New York:Plenum Press, 1981.
被引量:1
8
北京林学院.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429-432.
被引量:181
9
张贻礼.茶树新品种白毫早选育研究报告.茶叶通讯,1988,(4):20-23.
被引量:3
10
张贻礼.
谈充分发挥茶树良种优势[J]
.茶叶通讯,1997,24(4):3-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罗莲凤,孙宁静,覃振师.
不同烘干处理对‘白毫早’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J]
.中国园艺文摘,2015,31(11):39-40.
2
罗莲凤,孙宁静,覃振师.
白毫早绿茶加工关键技术[J]
.中国热带农业,2016(1):63-64.
被引量:1
3
赵思东,李建安,何旌国,张日明.
6种茶树品种(系)的抗逆性调查分析[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4):58-6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曾庆圣,吴琼辉.
广东省茶产业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J]
.经济林研究,2005,23(1):88-90.
被引量:7
2
房用,王月海,鲍玉海,李申安,张兴丽.
不同品种茶树的蒸腾特性及其抗逆性能的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41(1):145-148.
被引量:5
3
黄勇.
麻竹不同地理种源的生物量及抗逆性差异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7,28(2):42-46.
被引量:4
4
王森,谢碧霞,杜红岩,钟秋平,杨绍斌.
美国扁桃花器官的抗寒性[J]
.经济林研究,2007,25(2):19-22.
被引量:17
5
柏劲松,谢红梅,刘家顺,刘鑫,刘文军,李会政.
浯峰贡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工艺[J]
.经济林研究,2007,25(2):61-65.
6
张日明,郑豪,何甲义,黄甲兴,雷文才.
茶树不同品种(系)的抗逆性研究[J]
.茶叶通讯,2009,36(4):27-31.
被引量:3
7
姚雍静,郑文佳,刘红梅.
全营养生态肥在茶园中的应用研究初报[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6):563-566.
被引量:1
8
卢健,朱全武,骆耀平.
茶园旱热害及其防治与补救措施[J]
.茶叶,2013,39(3):153-155.
被引量:13
9
黄学军,李中山,徐颢倩,杨景宏,叶靖平.
凌螺春茶加工工艺[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2):265-265.
10
朱俊欣.
高温干旱对贵州省茶叶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9(8):42-43.
被引量:7
1
胡淑霞.
皖南茶树病害的发生及防治[J]
.茶业通报,1994,16(1):20-21.
被引量:3
2
刘金根.
茶尺蠖在皖南茶区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蚕桑茶叶通讯,1998(1):8-9.
被引量:3
3
孙钦玉,张家侠,罗仲兴,丁勇.
皖南茶区茶尺蠖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措施[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2):38-40.
被引量:5
4
詹三良.
皖南茶区三种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初探[J]
.茶业通报,2016,38(4):175-176.
被引量:2
5
叶久生,刘金根.
扁刺蛾在皖南茶区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
.茶叶通讯,1998(4):46-46.
被引量:2
6
周青,王义彰,王勇.
五个茶叶品种光合能力的比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1995,11(5):24-25.
被引量:1
7
宗志贵,王仕超,唐月兵,段玉舟.
农垦皖南茶区实施茶业产业化的现状与思考[J]
.茶业通报,2000,22(4):32-34.
8
杨双景,方成诚.
关于皖南茶区走出困境发挥茶业经济优势问题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1995,1(3):30-32.
9
姜广羽,周俊.
安徽名优茶产地地质背景[J]
.茶业通报,2012,34(2):60-63.
10
王雅玲,潘根兴,刘洪莲,迟传德.
皖南茶区土壤硒含量及其与茶叶中硒的关系[J]
.农村生态环境,2005,21(2):54-57.
被引量:48
茶叶通讯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