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杏果实斑点病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杏果实斑点病在甘太省普遍发生。经研究,甘肃大部分地区引起杏果实斑点病的主要病原菌为Clasterosporiumcarpophilum,病菌以菌丝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发病初期喷布65%代森锌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分别为91.83%和90.79%。
作者
朱建兰
常永义
陈德蓉
康志勇
机构地区
甘肃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8-40,共3页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杏
斑点病
病原
潜育期
防治效果
分类号
S436.62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朱建兰,常永义,陈德荣,魏野畴.
杏果实斑点病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0,25(2):165-169.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马奇祥,何家泌.小麦根腐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7(0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吴步梅,张文利,张俊龙,马浩轩,王筱姝.
秦王川杏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
.甘肃科技,2011,27(3):138-142.
被引量:1
2
赵军营,常永义,朱建兰.
杏树受嗜果刀孢菌侵染后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J]
.果树科学,2000,17(4):277-281.
被引量:6
3
赵军营,常永义,程弘.
杏不同品种叶片抗嗜果刀孢菌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00,31(10):35-37.
被引量:1
4
赵军营,程弘.
杏树病害研究进展[J]
.中国果树,2001(1):45-48.
被引量:7
5
程元,淮稳霞,姚艳霞,林若竹,刘忠军,赵文霞.
新疆巩留县杏果实斑点病病原菌鉴定[J]
.林业科学研究,2019,32(2):117-122.
被引量:4
6
吴宽,赵磊,魏凤凤.
陕西杏树主要病害监测及防控技术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22,68(3):92-94.
被引量:1
7
陈帅康,王彩霞,施万斌,鲁海龙,董安昊,刘楚丽,马荣.
嗜果刀孢菌寄主范围的测定及PCR快速检测[J]
.林业科学研究,2023,36(6):162-171.
被引量:1
8
刘开启,杨炜华,郭泺.
杏果实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4):1-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4
1
林培钧.
天山伊犁野果林在人类生态和果树起源上的地位[J]
.农业考古,1993(1):133-137.
被引量:10
2
陈德蓉,朱建兰,常永义,王斌.
杏黑斑病药剂防治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1994,25(3):35-37.
被引量:2
3
王晓杰,康振生,黄丽丽.
PCR技术在植物病害检测中的应用[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2):179-182.
被引量:9
4
王江柱,董金皋,侯保林,朱杰华.
杏树-新病害[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18(4):127-127.
被引量:1
5
王吉奎,王勇,冯启收,倪善亮,袁安良,刘家莲.
杏果实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J]
.山西果树,1995(4):27-28.
被引量:2
6
朱建兰,常永义,陈德蓉.
杏黑斑病的病原及其防治研究[J]
.中国果树,1996(4):9-11.
被引量:3
7
朱建兰,常永义,陈德荣,魏野畴.
杏果实斑点病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0,25(2):165-169.
被引量:9
8
古丽巴衣那.
乌鲁木齐市园林树种初步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500-9501.
被引量:5
9
郑亚明,骆勇,周益林,段霞瑜.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的应用[J]
.植物保护,2011,37(4):18-22.
被引量:9
10
赵军营,常永义,朱建兰.
杏树受嗜果刀孢菌侵染后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J]
.果树科学,2000,17(4):277-28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陈帅康,王彩霞,施万斌,鲁海龙,董安昊,刘楚丽,马荣.
嗜果刀孢菌寄主范围的测定及PCR快速检测[J]
.林业科学研究,2023,36(6):162-171.
被引量:1
2
刘开启,杨炜华,郭泺.
杏果实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4):1-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梁宁,薛婷,李喜宏,王冬洁.
蒜薹交链孢霉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9):28-31.
被引量:2
2
张金林,王会君.
不同杀菌剂对杏果实黑斑病病原菌毒力作用测定[J]
.河北林果研究,2008,23(4):345-347.
被引量:2
3
练启仙,桑维钧,杨茂发.
砂仁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3):119-124.
被引量:1
4
王毅,赵宾宾,毕阳,李永才,李桂敏.
采后硅酸钠处理对杏果黑斑病的控制及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4):331-333.
被引量:2
5
李亚茹,周林燕,李淑荣,曹珍珍,张乐,魏明,聂莹,唐选明.
植物精油对杏干优势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20):137-141.
被引量:1
6
练启仙,桑维钧,杨茂发.
砂仁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4):117-121.
7
程元,淮稳霞,姚艳霞,林若竹,刘忠军,赵文霞.
新疆巩留县杏果实斑点病病原菌鉴定[J]
.林业科学研究,2019,32(2):117-122.
被引量:4
8
徐伟芳,李贺宇,张慧,何仔昂,高文恒,谢紫洋,王传文,尹登科.
生防细菌HX0037对栝楼炭疽病的防病能力及其机制[J]
.生物技术通报,2024,40(4):228-241.
9
刘开启,杨炜华,郭泺.
杏果实黑斑病菌及近似链格孢种的RAPD分析[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1):1-6.
被引量:5
1
王吉奎,王勇,冯启收,倪善亮,袁安良,刘家莲.
杏果实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J]
.山西果树,1995(4):27-28.
被引量:2
2
陈德蓉,朱建兰,常永义,王斌.
杏黑斑病药剂防治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1994,25(3):35-37.
被引量:2
3
王社勤.
杏树主要虫害防治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07(6):41-41.
4
郭香凤,史国安,王淑芳,曹秋娥.
杏果实成熟过程中H_2O_2代谢的变化[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1996(2):17-19.
5
刘铁铮,付雅丽,贾彦丽,智福军,张冲,刘建库.
套袋对大丰杏果实裂果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48-49.
被引量:11
6
刘开启,杨炜华,郭泺.
杏果实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4):1-6.
被引量:8
7
张金林,王会君.
不同杀菌剂对杏果实黑斑病病原菌毒力作用测定[J]
.河北林果研究,2008,23(4):345-347.
被引量:2
8
郑召华,郑德科,钱玉军,张华,王吉奎,冯展光.
五莲县杏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山西果树,2007(1):27-27.
9
朱格新,黄兴国.
要注意防治柿蒂虫[J]
.农家顾问,1995(6):36-36.
10
朱建兰,常永义,陈德荣,魏野畴.
杏果实斑点病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0,25(2):165-169.
被引量:9
甘肃农业科技
199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