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5,共5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共引文献14
-
1江冰.论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J].文艺评论,2005(1):19-25. 被引量:35
-
2何世龙.低龄化写作:众力胁迫下的泛文学景观[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1):55-57.
-
3熊晓萍.传播学视角下的“80后”文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3):39-44. 被引量:8
-
4曾道荣.“80后”写作的“身份”定位[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44-48.
-
5徐刚.“80后写作”的现状及其新的走向[J].写作,2010(2):19-22.
-
6金仕霞.论“80后”作家的成长背景[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1):148-149.
-
7江冰.“80后”文学与网络的双向互动[J].文艺争鸣,2011(10):89-93. 被引量:1
-
8江冰.后青春期:再论“80后”文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2):43-52. 被引量:10
-
9葛亮亮.青春文学的崛起[J].阅江学刊,2012,4(4):137-143. 被引量:3
-
10朱爱莲.“八〇后”文学创作特色评析[J].当代作家评论,2012(6):176-184.
同被引文献42
-
1张清华.“残酷青春”之后是什么?——由春树感受“80后”写作[J].南方文坛,2007(4):31-34. 被引量:9
-
2昌切.“80后”的语文背景[J].社会科学,2006(9):176-183. 被引量:4
-
3王涛.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80后”文学创作[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8(6):141-144. 被引量:2
-
4乔焕江.我们如何看待“80后”文学[J].文艺评论,2008(6):40-42. 被引量:4
-
5刘永涛.疼痛的青春——80’后文学的崛起与现状[J].山花,2005(9):118-125. 被引量:5
-
6田昊.黑色浪漫的青春亚文化——论刘伟强的“古惑仔”世界[J].电影文学,2005(10):16-18. 被引量:2
-
7吴俊.“80后”的挑战,或批评的迟暮[J].南方文坛,2004(5):1-1. 被引量:13
-
8白烨,张萍.崛起之后——关于“80后”的答问[J].南方文坛,2004(6):16-18. 被引量:45
-
9张尧臣.就在眼前的“80后”[J].南方文坛,2004(6):22-26. 被引量:9
-
10江冰.试论80后文学命名的意义[J].文艺评论,2004(6):40-4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7
-
1喻琴.论“80后”写作的审美取向及生成因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6):87-91.
-
2金仕霞.论春树的“另类”[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24-25.
-
3王文捷.自由青春力量的朋克文化表述——论春树小说《长达半天的欢乐》[J].文艺评论,2009(6):48-51. 被引量:2
-
4叶建斌.论“80后”文学起源,发展,未来[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30(1):82-87. 被引量:1
-
5唐妍霞.春树小说《长达半天的欢乐》中的自由精神[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7):97-98.
-
6肖莉.“80后”小说语言的审美追求[J].北方论丛,2015(5):57-62. 被引量:1
-
7朱爱莲.“80后”文学批评研究现状、视阈与期待[J].河南农业,2015,0(24):53-54.
-
1刘友竹.调笑令二首[J].岷峨诗稿,2012,0(3):48-48.
-
2任一鸣.对世纪末个人化写作的几点思考——兼论林白、陈染与卫慧、棉棉之区别[J].昌吉学院学报,2002(3):1-4. 被引量:2
-
3高为.段子——另类写作之一种[J].文学自由谈,2010(6):55-61. 被引量:1
-
4张念.当一切都成为障碍(《作家》2002年第4期)[J].当代作家评论,2002(3):158-158.
-
5雷洋.“新新人类三剑客”卫慧、棉棉、万芳的小说创作[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08,29(S1):44-47. 被引量:1
-
6苏锑平.学术论文的“另类”写作——以《卡夫卡的眼睛》为例[J].书屋,2012(5):75-78. 被引量:1
-
7陈超.别把“另类写作”当回事[J].雨花,2003,0(12):64-65.
-
8安安.“另类写作”中的女性意识[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3(5):42-43.
-
9李犁.关东大院里的“另类写作”[J].诗歌月刊,2004(11):80-82.
-
10袁仁琮.新语境下的“伪”写作与“真”写作[J].理论与当代,2009(2):5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