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66-67,共2页
Commercial
同被引文献24
-
1管晓永.中小企业界定的理论标准与实践标准[J].金融博览,2002(10):14-15. 被引量:1
-
2柳大维.再就业呼唤企业家精神[J].理论导刊,1998(8):40-41. 被引量:1
-
3周呈奇,冯杨.中国的就业问题与中小企业发展[J].经济与管理,2004,18(10):18-19. 被引量:8
-
4高艳华.发展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现实选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5):59-60. 被引量:3
-
5刘春蓉.把企业家精神引入经济增长理论的思考[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20(4):70-74. 被引量:8
-
6毕克新,郭文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中外比较[J].商业研究,2005(21):1-5. 被引量:9
-
7曾湘泉,刘彩凤.我国劳动力供需形势分析及展望——对我国“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思考[J].中国劳动,2006(1):13-15. 被引量:23
-
8王红梅.发展中小企业 缓解就业压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38-41. 被引量:4
-
9陈昆亭,龚六堂.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精神:两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J].世界经济,2006,29(9):3-11. 被引量:3
-
10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关于齐齐哈尔市中小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2009,(1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
1王红梅.发展中小企业 缓解就业压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38-41. 被引量:4
-
2许德友.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一个基于中小企业理论和中国现实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7,21(5):37-42. 被引量:14
-
3王红梅.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问题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5):63-64. 被引量:1
-
4李增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6):73-76. 被引量:11
-
5吴占坤,赵英姝.齐齐哈尔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96-96.
-
6柴丽丽,崔建周.山西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必须着力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3(1):29-32.
-
7赵英姝,吴占坤,胡锐.解决齐齐哈尔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构建服务型的政策支持体系[J].中外企业家,2009(11X):32-33.
二级引证文献30
-
1许德友.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一个基于中小企业理论和中国现实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7,21(5):37-42. 被引量:14
-
2肇先,郝晓艳,长青.关于建立科技创新基金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3):20-23. 被引量:6
-
3楚晓琳,贾宪威.中国中小轻纺企业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19):203-204.
-
4曹舟.国外政府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做法及启示[J].全国商情,2008(B09):74-76. 被引量:1
-
5乔秀丽,朱淑芳.重庆市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11(2):80-83. 被引量:5
-
6宋文明,梁朝俊,孟显秋.内蒙古地区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研究[J].经济论坛,2009(19):92-94.
-
7李增福.中小企业银行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历史经验批判——兼论我国科技银行的设立[J].经济经纬,2010,27(2):130-133. 被引量:24
-
8胡俊峰.促进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3):254-256. 被引量:3
-
9李增福,李颂.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经营策略——基于分业经营和风险投资不完善双重约束下的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10(3):248-251. 被引量:9
-
10邱力生,任艳.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集群化建设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0(20):67-69. 被引量:2
-
1夏杰长.试论发展国有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J].中国财政,1999(2):50-52.
-
2李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财政监督(财会版),2006(6):63-64.
-
3刘汴生.企业集团存在与发展的经济学原因[J].经济经纬,1998,15(6):66-68. 被引量:9
-
4李振国,易守宽.农民工进城返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132-133.
-
5姜文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28):34-35.
-
6张虎,袁磊.劳动份额“上海趋同”现象的统计检验及成因[J].统计与决策,2009,25(14):72-73. 被引量:1
-
7邓文娟.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评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5X):237-237. 被引量:2
-
8王飞霞,张颖.从“双十一”网购井喷谈网络团购[J].新闻前哨,2013(2):76-79.
-
9胡乔林.技术创新是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J].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03(6):10-11.
-
10石传玉.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何处[J].中国经济信息,2002(10):5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