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区域差异与农村发展
被引量:
4
The Regronal Differences of the Labour's Surplus and It's Tranferring and the Rural Developmen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与转移存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失衡。应消除制度的障碍,加快区域战略调整,改变生产力布局的不均衡,促进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和推进农村发展。
作者
刘国炳
机构地区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理系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8期40-42,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区域差异
农村发展
分类号
F30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刘洪,张玉肖.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
.当代财经,2003(7):18-20.
被引量:23
2
胡汉祥,曾春媛.
再论“三农”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J]
.农业经济,2003(12):5-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0) (下卷)[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
被引量:1
2
.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被引量:1
3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被引量:1
4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被引量:1
5
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编辑.世界经济年鉴(1997)[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4
1
贾彧,邢方.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
.特区经济,2006(8):144-146.
被引量:1
2
陈如丹.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再议[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5-58.
3
陆远权,杨丹.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与特征[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6):836-840.
被引量:5
4
周华东,吴静.
工业化·城市化·政府选择[J]
.开发研究,2005(1):86-88.
被引量:2
5
林锟.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政府职能转变[J]
.甘肃农业,2004(12):12-12.
被引量:6
6
石振,林锟.
建筑业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计量分析[J]
.求索,2005(6):22-24.
被引量:17
7
李莹,张小林.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92-1694.
被引量:15
8
牛孝峰,周娟,张存岭.
关于技能型农民工培训的几点认识[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5):38-40.
被引量:3
9
秦奋,李建忠.
固始县农民工流动时空变化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43-46.
被引量:3
10
王琼,吴小艳.
我国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特点的分析[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1):34-35.
同被引文献
25
1
袁志刚,胡书.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J]
.浙江社会科学,1996(5):35-39.
被引量:2
2
李秉龙,李毳.
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收益与行为特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0):37-40.
被引量:20
3
宁建华.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的调查与分析——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0):45-48.
被引量:5
4
余红.
农民工对城乡双重变迁的推进[J]
.中国经济问题,2005(2):64-68.
被引量:4
5
商晨.
“农民工进城难”分析[J]
.中国经济问题,2005(2):69-74.
被引量:2
6
邓智团,但涛波.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J]
.中国农村经济,2005(8):30-36.
被引量:30
7
陆学艺.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社会结构中的农村问题[J]
.湖北社会科学,2006(1):96-97.
被引量:5
8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5):41-45.
被引量:3
9
张建平.
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07,27(1):134-137.
被引量:7
10
殷醒民.
区域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扩散因素[J]
.工业经济,2007(3):2-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刘国炳,黄大学.
区域统筹发展与我国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的合理推进[J]
.改革与战略,2006,22(11):68-70.
被引量:2
2
刘国炳.
我国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特点的社会问题及思考[J]
.未来与发展,2006,27(12):35-38.
3
王进,王礼力,庞新江.
我国农村区域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43-48.
被引量:4
4
刁广付,王健,高卓.
沧州市农业生产条件聚类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18):39-4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苏时鹏,张春霞,黄安胜,黄森慰.
中国省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评价与分析[J]
.技术经济,2009,28(10):87-92.
被引量:9
2
荣慧芳,陈怀录,齐昊聪.
甘肃省农业生产条件差异的聚类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39-42.
被引量:5
3
接铭珠,徐飞.
城镇化视角下我国农地劳动力配置研究综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3):63-65.
被引量:1
4
王进.
中国农村消费区域分类及其特征分析[J]
.农业经济,2011(10):86-88.
被引量:3
5
接铭珠.
城镇化视角下我国农地劳动力配置研究综述[J]
.经营管理者,2011(12X):150-150.
6
刁广付,王健,高卓.
沧州市农业生产条件聚类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18):39-41.
1
刘国炳,黄大学.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广西社会科学,2006(12):1-5.
被引量:2
2
付光玺.
试论劳动力合理流动[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4,8(2):28-31.
3
张丽华,李代科.
纺织职工下岗探源[J]
.山东纺织经济,2000,17(2):32-33.
4
陈忠卫.
引导和规范我国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若干对策探讨[J]
.理论与改革,1997(8):27-28.
5
李斌,覃永晖,丁洁,李栋梁.
常德市新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对策分析[J]
.河南建材,2008(4):13-14.
被引量:2
6
丁巨峰,张桂凤.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
.活力,2009(7):27-27.
7
李建勋.
以科学发展观引导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合理流动[J]
.农村农业农民,2005(12):9-9.
8
刘国炳,黄大学.
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及思考[J]
.当代经济,2006,23(04X):58-59.
9
姜雅莉.
农民市民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2005(7):109-111.
被引量:4
10
王波.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J]
.乡镇经济,2005,21(1):26-28.
被引量:4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