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链联接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出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适应市场经济体系,采取相应由市场选题-成果产生-成果使用-成果转移-的对策和措施;建立以科研带产业,以产业促科研良性循环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实施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开发、转化等新的操作思路。
作者
陈志兴
楼洪兴
机构地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3期49-51,共3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农业科研
成果转化链
联接机制
构建
分类号
G304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1
陈琴苓,邱俊荣,刘炜,梁镜财,黄洁容,陈丽莲.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四种模式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2,22(5):85-87.
被引量:9
2
查金祥,周三中.
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自我组织机制[J]
.农业技术经济,2003(1):41-44.
被引量:11
3
陈志兴,王云龙.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症结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1):39-40.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陈志兴,冯尚连.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构架与探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4,23(4):52-54.
被引量:2
2
郭林榕 陈文光 杨道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探讨[EB/OL].农业科技信息网,.
被引量:1
3
欧阳欢.
农业科研单位试验、示范、推广三位一体发展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1998,18(5):9-1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2
1
楼洪兴,陈志兴,马晓卿.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途径与创新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379-382.
被引量:4
2
楼洪兴,郑纪慈,骆少嘉.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探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2):44-45.
被引量:9
3
秦岭.
当前阻碍农民增收的五大体制性障碍及其矫治[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0.
被引量:1
4
陈志兴.
发达国家扶持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5):73-74.
被引量:3
5
张雨.
试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J]
.农业网络信息,2005(10):39-42.
被引量:6
6
张雨.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需求特点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6,42(2):1-5.
被引量:2
7
陈志兴,楼洪兴.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模式与激励机制的研究[J]
.科技通报,2006,22(4):515-518.
被引量:13
8
李峰,余秋英,喻晓强.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推广步伐的若干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93-3494.
被引量:9
9
许朗,刘冬.
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构建[J]
.科学咨询,2007(3):46-47.
被引量:3
10
杨林堂,王根全,王俊英,王伟,张艾英.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初探[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4):80-82.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9
1
陈志兴.
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构架及其对策研究[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3):17-18.
被引量:13
2
陈志兴,王云龙.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症结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1):39-40.
被引量:36
3
沈国光,蔡建妹.
种子课题核算制方式设立与激励机制的研究[J]
.中国种业,2005(12):28-29.
被引量:1
4
吴杭文,陈志凤.
种业科技档案管理创新及效能作用的探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8X):8-9.
被引量:2
5
王雅鹏.
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与加速转化的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3):137-140.
被引量:15
6
杨慧,刘立晶,刘忠军,商稳奇,曲晓健.
我国农田化肥施用现状分析及建议[J]
.农机化研究,2014,36(9):260-264.
被引量:70
7
刘燕妮.
自媒体环境下我国农业技术传播新模式探讨[J]
.南方农业,2017,11(16):56-59.
被引量:3
8
曾宪成,李双.
让腐植酸肥料“三大创新理论”提升肥料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J]
.腐植酸,2015(1):1-6.
被引量:13
9
陈琴苓,邱俊荣,刘炜,梁镜财,黄洁容,陈丽莲.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四种模式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2,22(5):85-8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陈志兴,楼洪兴.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模式与激励机制的研究[J]
.科技通报,2006,22(4):515-518.
被引量:13
2
陈志兴.
农业科研课题研究链连接机制的构建与探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1):55-56.
3
付文,侯占领,尚大朋,牛银霞,苗小红,史慧芳.
腐植酸新型专用肥料创新与推广模式——来自许昌腐植酸新型专用肥一线服务“三农”实践成果[J]
.腐植酸,2023(1):23-2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韩常灿,游霖雄,李幼飞,吴敬华,金胜荣.
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探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6):14-15.
被引量:15
2
赵武军.
陕西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与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3):55-57.
被引量:7
3
陈志兴.
农业科技企业创新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94-96.
被引量:16
4
王培华,楼洪兴,陈志兴.
高校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途径的选择[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135-137.
被引量:1
5
韩常灿,陈国定,游霖雄,汪自强.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机制创新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2):224-227.
被引量:7
6
徐世艳,李仕宝.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9(4):42-47.
被引量:62
7
汪学军.
中美农业科技发展模式比较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0,31(8):52-57.
被引量:7
8
徐士铁,罗阁山.
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及主要途径[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53-156.
被引量:9
9
刘同山.
涉农企业科技创新模式与发展对策[J]
.现代管理科学,2014,2(3):48-50.
被引量:6
10
张洁华,黄琳,吕晓慧.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研究进展[J]
.广东蚕业,2016,50(4):45-47.
1
张英妹,马广源.
农业科研单位如何发挥档案的作用[J]
.山西农经,2016(4):118-118.
2
王爱社.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联接机制及效应探究[J]
.电子测试,2014,25(5X):71-72.
被引量:1
3
叶青松,梅运权.
加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 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00,39(4):3-4.
4
任献忠.
发展高技术 创造高效益──关于高技术产业化的几点思考[J]
.航天技术与民品,1994(9):14-16.
5
王竞竞,余庆来.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新机制[J]
.安徽农学通报,2002,8(4):8-9.
6
梁志怀,魏林.
试论制约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02(4):42-44.
被引量:6
7
郭建铭,骆志坚.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福州农业科技,1998(1):1-2.
8
沈银书,姜梅林,周亮.
农业科研院所推进科技宣传工作的着力点探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15,34(5):34-36.
被引量:12
9
罗广华.
开发农业档案信息资源 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J]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B06):262-264.
10
陈志兴,冯尚连.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构架与探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4,23(4):52-54.
被引量:2
农业与技术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