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代女真族教育特点、历史地位及影响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金代女真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特别是造纸业、印刷业发展的基础上,在远承唐,近袭辽、宋的继承和发展中,在汉化与加强民族自树意识思想的指导下,发展成为与汉族教育体系并行的女真族教育体系,与汉族教育乃至同时期辽、西夏等民族教育相比较有其独特之处。开创民族教育先河,对后世元、清等朝民族教育制度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作者
兰婷
机构地区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4-297,共4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女真族
教育特点
历史地位
金代
教育体系
民族教育
继承和发展
中国教育史
科学技术
教育制度
造纸业
印刷业
汉族
政治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K246.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金史》卷92《曹望之传》[M].,..
被引量:4
2
.《金史》卷51《选举制一》[M].,..
被引量:1
3
.《金史》卷98《完颜匡传》[M].,..
被引量:2
4
.《宋史》卷157《选举志三》[M].,..
被引量:1
5
.《元史》卷8《选举志一》[M].,..
被引量:1
6
.《续文献通考》卷47《学校考一》[M].,..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
1
曾现江.
先取西南诸蓄,后图天下——蒙古对藏彝走廊的军事征服[J]
.西藏研究,2005(4):1-8.
被引量:6
2
吴海涛.
淮北社会的盛衰变迁——以宋金时期农业经济为例[J]
.中国农史,2007,26(4):31-38.
被引量:2
3
霍艳芳.
略论金代官方史书的编撰[J]
.史学史研究,2010(2):39-45.
4
薛瑞兆.
《全元文》校读[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4):21-2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
1
王德朋.
论金代女真人的民族传统教育[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2):77-86.
被引量:4
2
李玉君.
金代宗室教育与历史文化认同[J]
.社会科学战线,2012(8):121-12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孙莹莹.
试论金代女真人的民族传统教育[J]
.赤子,2016(20).
1
梁文美.
试论昭卓两盟近代教育的兴办及其特点[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1):43-47.
2
兰婷.
金代汉族地方官学教育[J]
.社会科学战线,2013(9):206-212.
被引量:3
3
宋德金.
金代女真族俗述论[J]
.历史研究,1982(3):145-159.
被引量:8
4
兰婷,宫兰一.
金代汉科举与汉族教育[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5):90-94.
5
李文泽.
金代女真族科举考试制度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95-100.
被引量:7
6
邵建平.
深化校企合力度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
.新一代(理论版),2011(1):55-56.
7
张泰湘,吕和咏,康波.
论金代女真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3):57-62.
被引量:1
8
王建成.
谈宋应星的历史地位及影响[J]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1):18-20.
被引量:1
9
王茜.
试论纸和造纸术在新疆的传播[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2(2):36-40.
被引量:2
10
邓荣臻.
金代女真族“妻后母”说考辨——兼论女真族宗族接续婚[J]
.北方文物,1990(1):58-63.
被引量:7
社会科学战线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