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纵横观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可是,辨证施治曾经受到过种种冲击。特别是在辨证与辨病的关系、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辨证施治的可重复性等方面,还有些需要澄清的问题。事实上,作为一种科学技术,辨证施治和辨病施治这些医学模式也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决不是静止不变的。
作者
董平
机构地区
银川市中医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11,共4页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辩证施治
辨病施治
中医学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8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168
1
何立丽,孙桂芝.
孙桂芝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97-99.
被引量:30
2
孙晓伟,王阶.
病证结合研究探讨[J]
.中医药学报,2009,37(6):1-3.
被引量:8
3
肖香群,袁成业.
大肠癌术后便秘的中医治疗[J]
.四川中医,2013,31(8):20-21.
被引量:8
4
覃迅云.
恶性肿瘤的辨治体会[J]
.中医药信息,2004,21(6):3-5.
被引量:1
5
张娜,张庆莉,任翔.
龙胆泻肝丸肾损害报告[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1):698-699.
被引量:10
6
陈士洲.
现代医学疾病中医辨证分型原则与方法初探[J]
.山东中医杂志,1993,12(5):11-13.
被引量:4
7
王琦.
论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10.
被引量:11
8
舜华.
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浅识[J]
.中医药学刊,2005,23(2):321-321.
被引量:10
9
饶光立,郭运清.
几种饮食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的影响:附300例分析[J]
.广西医学,1994,16(1):18-19.
被引量:1
10
顾美华,陈志伟,邓迎苏,熊佩华,张玲,李文彩,李福民,严菊英,王宝涛,钱齐宏,张国庆.
68例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免疫印迹法测定[J]
.江苏中医,1994,15(12):43-4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6
1
梁兴伦,杨文明.
关于中医证名的思考[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8-11.
被引量:2
2
邓丙戌.
皮肤病3种“论治”方法反思及“辨病证论治”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2):118-122.
被引量:2
3
董晓辉.
浅谈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危机及其原因[J]
.中医药导报,2007,13(9):4-6.
被引量:6
4
李民,徐进秀.
辨病辨证与循证医学[J]
.福建中医药,2007,38(5):46-47.
被引量:2
5
陈小野.
论中医病理学证、病概念的同一[J]
.中医杂志,1997,38(8):499-501.
被引量:3
6
刘志刚.
方证相关体质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2):1827-1829.
被引量:2
7
徐承祖.
从中西医学的竞争和渗透谈现代中医临床思维的变革[J]
.医学与哲学,1998,19(12):626-629.
被引量:10
8
张红,张津京,庄曾渊.
“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研究现状[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22(6):458-461.
被引量:9
9
汪涛,姚实林.
先病后证,判明邪正消长态势是辨证的关键[J]
.中国医药学报,2000,15(6):50-52.
10
汪涛,姚实林.
先病后证,判明邪正消长态势是辨证的关键——论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模式的新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3):1-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4
1
郭俊汝,韩行,张林.
方证相应的理论探讨[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9):168-170.
被引量:5
2
张景龙.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痤疮诊疗中的应用[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3):149-149.
3
吕春华.
浅议中医发展与创新意识[J]
.国医论坛,2004,19(4):44-46.
被引量:5
4
蒋应时.
中医证的规范及与病机关系的探讨[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4):222-224.
5
邸若虹,李永健,崔花顺,何新慧.
辨证论治的困惑与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4):259-260.
被引量:8
6
徐进秀,焦安钦.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设想[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4):261-265.
被引量:23
7
许建阳,梁立武,郝晋东,王梅康,曾宪锋.
辨证论治与辨机论治的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9):646-649.
被引量:9
8
胥波,吴承玉.
肝气郁结证病机特点与辨证标准规范研究思路[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19-1419.
被引量:2
9
李鲲.
温病辨病论治内涵的系统诠释[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344-346.
被引量:2
10
陈茂华,陈涛.
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简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3-4.
被引量:1
1
陈玺.
浅谈中西医结合的辨病施治[J]
.中西医讯,1996(24):1-4.
2
王慧珠.
42例萎缩性胃炎辨病与辨证施治疗效分析[J]
.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28(3):45-46.
3
张秋才,萧俊平.
柴胡二丁汤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12(1):32-33.
被引量:1
4
徐秉坤.
辨病辨证结合治疗黄褐斑30例[J]
.四川中医,2000,18(1):46-46.
被引量:1
5
武清涛.
漫谈痛风病中医的辨证施治[J]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7,5(09S):54-55.
被引量:2
6
陈玺,蔡胜彬,朱桂祯,裴传晋.
试论中西医结合的辨病施治[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2):4-5.
7
张玲,韩运潮.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伴抑郁30例分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5):417-418.
被引量:1
8
王玉中,王海成.
辨病施治、辨证论治与对症治疗[J]
.河南中医,1998,18(5):265-266.
被引量:3
9
邓振明.
中风[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12(1):48-50.
10
史大卓,陈可冀.
中医辨病施治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9):569-570.
被引量:7
中国医药学报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