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美学何以可能——关于中国美学合法性的一种理解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美学研究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学问题和言说方式,这同时也是一个如何看待、处理东西方美学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文以为,不同的文化范式都源于对同一个普遍问题不同的解决方式,中国文化的独特处在于它“概念的两极性”特征。独特的文化范式提供了中国美学的合法性依据,先于范式的普遍问题的存在则意味着东西方美学相互沟通与理解的可能性。
作者
王兴旺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1-225,共5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普遍问题
范式
概念的两极性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0.
2
(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渠东,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3
(美)郝大维(David,L.Hall),(美)安乐哲(Roger,T.Ames)著,蒋弋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269.
4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5
(瑞士)皮亚杰(Jean,Piaget)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13.
同被引文献
22
1
吴晓明.
重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J]
.学术月刊,2021,53(4):5-20.
被引量:19
2
王培元.
美学合法性的辩护[J]
.读书,1999,0(11):123-124.
被引量:1
3
刘悦笛.
美学的传入与本土创建的历史[J]
.文艺研究,2006(2):13-19.
被引量:20
4
黄柏青.
中国美学“经典”文本解释的合法性[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6):45-47.
被引量:2
5
索松华.
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5(1):51-55.
被引量:1
6
毕日生.
反思文艺美学的“合法性”问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04-110.
被引量:1
7
潘黎勇.
重建美学合法性的一种路径——论韦尔施的“感性学思维”[J]
.社会科学辑刊,2013(2):173-177.
被引量:1
8
杜卫.
论中国现代美学与儒家心性之学的内在联系[J]
.文学评论,2015(4):126-135.
被引量:16
9
朱志荣.
论中国美学话语体系的创新[J]
.探索与争鸣,2015(12):103-106.
被引量:10
10
曾小五.
“中国哲学”合法性证明的两条路径[J]
.云梦学刊,2016,37(5):52-5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吴子林.
“我们可以求助于美学吗?”——中国美学学科合法性问题新解[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1):193-204.
被引量:2
2
杨宁.
中国现代美学发生的内在线索与本土话语[J]
.江汉论坛,2022(7):60-6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吴子林,蔡宜平.
守正创新 积健为雄——2022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报告[J]
.东吴学术,2023(2):5-20.
2
谢琳,李超德.
以心格物:论中华美学的基本特征及活化意义[J]
.艺术工作,2023(4):16-21.
3
胡友峰.
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的范式与反思[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99-110.
4
李庆本.
中国美学何以可能?[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3(1):29-40.
被引量:3
5
冷南羲,周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中国特色审美向度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
.民族艺术研究,2024,37(4):152-160.
被引量:1
1
栾梅健.
“外部研究”何以可能——以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为例[J]
.文艺争鸣,2009(7):1-3.
被引量:1
2
朱松苗.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何以可能?——论《牡丹亭》之“情”[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2):57-61.
3
李太燕.
外公的笛子[J]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2009(12):25-26.
4
唐晓渡.
五四新诗的“现代性”问题[J]
.文艺争鸣,1997(2):51-56.
被引量:13
5
支克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1-5.
被引量:2
6
姜丽清,周成华.
萨特戏剧创作的性格观[J]
.戏剧文学,2009(9):47-49.
被引量:2
7
李鲁祥.
文学与历史遇合的文化意义[J]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42-45.
8
刘书宏.
让你快乐不容易(二)[J]
.家长,2006,0(Z1):52-52.
9
应必诚.
红学何以可能(下)[J]
.红楼梦学刊,2015(4):1-43.
被引量:1
10
应必诚.
红学何以可能(上)[J]
.红楼梦学刊,2015(3):68-100.
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