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质疑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日益成为如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其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其过度发展也导致了一系列新问题。本文就主体性的概念、本质和实用性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质疑,并指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医治思想政治教育的万能药,要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建立在社会现实之上。
作者
蓝江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0-102,共3页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关键词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
质疑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273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5
1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被引量:41
2
陈金明.
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建构[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5):87-90.
被引量:24
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6.
被引量:5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被引量:5163
5
尹建平.
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149-15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沈壮海.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主体论[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4):48-53.
被引量:34
2
黄蓉生.
应重视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J]
.高等教育研究,1996,17(4):54-58.
被引量:10
3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0.
被引量:297
4
[7]转引自李萍,等.思想道德修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5
[9]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被引量:1
6
[3]包霄林,李景瑞.哲学与历史之镜--十年哲学的简要回顾[N].光明日报,1988-12-12.
被引量:2
7
梅萍.
培养道德生活主体:2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之本[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2):79-85.
被引量:34
8
黎晓杰.
浅谈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完善[J]
.北方论丛,2001(2):126-128.
被引量:8
9
骆郁廷.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34-38.
被引量:128
10
袁雅莎.
论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3):105-107.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5273
1
王巍.
共情理论视角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学习共同体建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4):79-82.
被引量:3
2
胡建.
西方“个性主义”的合理因素与当代中国价值精神的重构[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21(5):1-6.
3
张传有.
休谟“是”与“应当”问题的重新解读[J]
.河北学刊,2007,27(5):34-38.
被引量:1
4
何中华.
当代价值论研究面临的几个迫切问题[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7-13.
被引量:5
5
黄祥红.
一脉相承 原则永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1):20-23.
6
陆杰荣.
论“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J]
.学习与探索,2004(4):15-19.
被引量:4
7
陈树林.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4(4):27-29.
被引量:7
8
张盾.
辩证法与当代哲学的命运——评阿多诺对辩证法的重新诠释[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4):5-12.
被引量:11
9
颜长青,刘俊.
论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自觉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14-117.
10
李春梅.
全球化动力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66-26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4
1
郭莉,黄柯.
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7):241-245.
被引量:27
2
郑传芳,潘玉腾.
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共性和异性[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33-39.
被引量:21
3
叶雷.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新论[J]
.前沿,2004(6):156-158.
被引量:26
4
蓝江.
何种主体性?——质疑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
.探索,2005(3):118-122.
被引量:6
5
蓝江.
主体性德育的哲学悖论[J]
.理论学刊,2005(8):72-75.
被引量:9
6
郑邦山.
刍议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9):40-41.
被引量:14
7
马奇柯.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77-80.
被引量:20
8
闫艳.
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9):54-56.
被引量:22
9
蓝江,方萍.
社会化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J]
.理论探讨,2006(6):166-170.
被引量:6
10
张耀灿,刘伟.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8-10.
被引量:147
引证文献
13
1
蓝江.
德育社会化过程中的“晕效应”研究[J]
.教学研究,2006,29(3):210-214.
被引量:2
2
陈红军.
论高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6):64-68.
被引量:11
3
周海燕,孙其昂.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质的突破[J]
.理论与改革,2009(6):119-121.
被引量:10
4
杨建义.
序差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实践形态[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47-151.
被引量:3
5
李游,秦燕.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视野[J]
.学海,2011(5):191-195.
被引量:4
6
宋睿.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反思与建构[J]
.大观周刊,2012(35):181-181.
7
余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以人为本”[J]
.学理论,2013(16):197-198.
8
曹洪军.
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审思[J]
.理论导刊,2015(3):95-98.
被引量:3
9
蓝江.
以社会网络群体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J]
.教学与研究,2015(3):75-81.
被引量:10
10
何丽丽,李刚.
对高校“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反思[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10-1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王禹.
平衡发展视域下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463-469.
2
严玉芹.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深化的路径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4):195-196.
被引量:1
3
刘忠孝,孙相娜.
主体间性德育的基本内涵及价值取向[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6):22-24.
被引量:12
4
邓泽全.
德育的理想模式——交往式德育[J]
.黑龙江史志,2013(9):258-259.
5
魏琳.
高校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途径的探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127-128.
被引量:7
6
张梅.
坚持以人为本 开创研究生党建工作新局面[J]
.黑龙江史志,2010(3):102-103.
被引量:1
7
方湖柳,竺辉.
校企合作与职业院校德育社会化探讨[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97-101.
被引量:6
8
王琼,张静芳.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9(24):68-70.
被引量:5
9
张梅.
高校辅导员“以人为本”职业理念转换的思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239-241.
被引量:2
10
胡洪彬.
E时代青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5):74-77.
被引量:5
1
蓝江.
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3):38-41.
被引量:3
2
沈宝莲,李四军,叶中锋.
试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理论导刊,2005(3):40-42.
被引量:4
3
张佳,陈静.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10):212-212.
4
项久雨.
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维度[J]
.江汉论坛,2015(9):53-58.
被引量:8
5
冯炎莲.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5,0(11):32-32.
6
韩月香.
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反思[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2):15-17.
7
曾令良.
统一司法考试与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定位——我国多层次兴办法学教育的反思[J]
.法学评论,2002,20(1):146-151.
被引量:60
8
胡建渊.
"三个代表"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
.唯实,2005(2):43-45.
被引量:3
9
崔华.
新时期榜样教育的反思[J]
.法制与社会,2008(11):216-217.
被引量:1
10
冯叔君 陆军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建议[J]
.红旗文稿,2011(23):39-39.
理论探讨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