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克纳的玫瑰隐喻
被引量:
8
Metaphorical Meaning of Rose in A Rose for Emil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福克纳通过对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玫瑰的隐喻,说出玫瑰在作品中既是爱情的象征,又代表了人们对南方传统的缅怀之情,表现了福克纳对其故土的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怀。
作者
丁少玲
机构地区
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
出处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11-112,共2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Teachers Coliege
关键词
玫瑰隐喻
南方传统
爱米丽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1
[1]20世纪世界文学精品[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被引量:1
2
苗力田.西方哲学新篇幅[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65
被引量:2
3
[5]William Faulkner,Requiem for a nun[M].NewYork:Vintage Books,1975,80.
被引量:1
4
[6]Allen Tate, Essays of Four Decades[M].Chicago:Swallow, 1968,54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李红霞,郑婷,应伟伟.
反抗与眷恋 离弃与不舍——评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3):67-6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6
1
钟尹.
传统与希望的斗争——对《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人物的深层解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S3):63-66.
被引量:4
2
韩启群.
没有男人的女人——福克纳短篇小说《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的女性主义解读[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3):29-32.
被引量:8
3
何畅,陈娇娥.
由《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的“缺失”看其历史意识[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5):57-64.
被引量:18
4
Allen T. Essays of Four Decades[M]. Chicago: Swallow, 1968: 545.
被引量:1
5
Faulkner W. A Rose for Emily[M]//Collected Stories of William Faulkn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0: 119-130.
被引量:1
6
刁克利.英美文学赏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7
刘存波.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8
李公昭.新编美国文学选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9
陶洁.福克纳作品精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10
William Faulkner. Collected Stories [ M ].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马晓霞,胡笑瑛.
玫瑰的缺失与召唤——由《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看福克纳的历史文化意识[J]
.作家,2012(18):65-66.
被引量:1
2
马小雪.
“消失”的玫瑰——简析《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玫瑰”的象征寓意[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3(1):99-101.
被引量:5
3
吴静.
谈《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1):118-119.
被引量:2
4
刘琳.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 Rose in A Rose for Emily[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F00):126-128.
被引量:2
5
白丹丹,娄语竹,张奕晗.
绽不开的玫瑰——论《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玫瑰的寓意[J]
.神州,2012(18):33-34.
6
魏来贵.
迷失的自我——《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他者化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1):23-24.
7
向艳丽.
艾米丽的悲剧成因[J]
.海外英语,2011(11X):264-265.
被引量:1
8
李艳飞,王秋月.
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花”意象[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0(9):115-11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栾义敏.
褪色的玫瑰——《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悲剧情节分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2):94-94.
2
赵青.
The Stylistic Analysis of“A Rose for Emily”[J]
.科技信息,2010(01X):171-171.
3
刘琳.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 Rose in A Rose for Emily[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F00):126-128.
被引量:2
4
常红,张敏.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艺术魅力[J]
.芒种,2013(7):128-129.
5
刘现合.
艾米丽.格里森与布兰奇.杜波依斯——生活在美国旧南方幻想中的两个女人[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2(1):74-76.
6
刘现合.
艾米丽·格里森与布兰奇·杜波依斯——生活在美国旧南方幻想中的两个女人[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54-56.
7
施婷婷.
试论“诠释的度”——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谈起[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4):65-67.
8
姜柳丹,于金红.
扭曲的爱情,悲泣的玫瑰——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玫瑰的象征意义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5):46-47.
被引量:1
9
梁洁.
“玫瑰”献给谁?——谈《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里的“玫瑰”[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8,0(6):28-29.
10
田琳.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艾米丽哥特式意象的解读(英文)[J]
.海外英语,2013(14):208-209.
1
陈军宏.
福克纳的玫瑰隐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6):58-59.
被引量:4
2
蒲筱梅,孔桂英.
浅析玫瑰隐喻的嬗变[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99-102.
被引量:1
3
南宫梅芳.
自我和他者的冲撞——读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6):50-55.
被引量:10
4
郭国旗.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之叙事解读[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4,26(2):86-90.
被引量:8
5
袁红梅,张冬梅.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玫瑰”隐喻[J]
.飞天,2010(20):33-35.
6
詹园媛,黄曦.
玫瑰的花与刺——剖析《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玫瑰”寓意[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S1):32-34.
被引量:1
7
胡英,刘洊波.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与《远大前程》叙事比较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39-43.
被引量:8
8
杰伊·帕瑞尼,惠云燕.
威廉·福克纳:“我没有受过多少教育”[J]
.译林,2006(2):204-207.
被引量:1
9
陈振娇.
解构福克纳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2):44-45.
被引量:1
10
李红梅.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写作手法浅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5):63-65.
被引量:2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