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湖南省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其对策 Ⅲ.实现超高产栽培的对策
被引量:
7
Primary limiting factors on Hunan super-rice super-high-yielding culture and its countermeasure Ⅲ. Countermeasure on realization super-high-yield of super-rice in Hunan provinc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湖南省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改土培肥、规避不良气候和加强栽培研究、改进超级稻栽培技术的三大应对措施。
作者
马国辉
熊绪让
裴又良
机构地区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23-25,共3页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2003-01-03B)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超高产栽培
土壤
气候
湖南
强化栽培体系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63
同被引文献
16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9
1
林文,李义珍,郑景生,姜照伟,杨惠杰.
杂交水稻根系形态与机能对养分的反应[J]
.福建农业学报,2000,15(1):1-6.
被引量:23
2
陆定志.杂交水稻根系生理优势及其与地上部性状的关联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1987,1(2):81-94.
被引量:17
3
李东树,吴晓华,杨祥田.
吨粮田外部环境特征及相应参数指标研究[J]
.中国稻米,1996,2(2):15-18.
被引量:2
4
黄钧如.
抚州地区1989年杂交早稻部分减产原因的分析[J]
.江西农业科技,1990(6):7-8.
被引量:2
5
熊绪让,裴又良,马国辉.
论湖南省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其对策 Ⅱ.超高产栽培的限制因素[J]
.湖南农业科学,2005(2):21-22.
被引量:8
6
袁隆平.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J]
.杂交水稻,2001,16(4):1-3.
被引量:290
7
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市农业学校编..水稻栽培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423.
8
北条良夫 星川清亲.作物的形态与机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416-427.
被引量:1
9
马国辉,邓启云,万宜珍,王学华.
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Ⅰ.培矮64S/E32与汕优63植株钾、硅和纤维素含量差异[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6(5):329-331.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裴又良,熊绪让,马国辉.
论湖南省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其对策Ⅰ.超高产栽培的概念与湖南省超高产栽培现状[J]
.湖南农业科学,2005(1):25-26.
被引量:12
2
马景勇,凌凤楼,禹航,杨福.
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4,16(A12):206-209.
被引量:3
3
吴岳轩,吴振球.
土壤温度对亚种间杂交稻根系生长发育和代谢活性的影响[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5,21(3):218-225.
被引量:23
4
石庆华.杂交水稻与大穗型品种根系生长特性影响产量形成的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4,6(2):71-80.
被引量:16
5
李义珍 郑志强 等.水稻根系的生理生态研究[J].福建稻麦科技,1986,4(3):1-4.
被引量:3
6
吴志强.杂交水稻根系发育研究[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2,(2):19-27.
被引量:10
7
凌启鸿.水稻不同层次根系的功能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4,17(5):3-11.
被引量:5
8
万玉晶 杨高群.云南丽江地区杂交稻亩产创971 kg纪录.杂交水稻,1989,(2):30-30.
被引量:1
9
马场赳,高桥保夫.水耕法及び砂耕法[A].户义次.作物试验法[M].日本:农业技术协会,1957,162-164.
被引量:1
10
川田信一郎.水稻の根系[M].日本:农文协,198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63
1
李大恒,屠乃美.
两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与栽培调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2,16(S1):226-229.
被引量:3
2
郑景生,林文雄,李义珍,姜照伟,卓传营.
再生稻头季不同施氮水平的双季氮素吸收及产量效应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3):78-82.
被引量:18
3
李经勇,余官平,唐永群,卢瑶,文明.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措施的增产效应研究[J]
.南方农业,2007,1(1):1-4.
被引量:1
4
寿建尧,邵国民,蒋焕良,骆琴,祝红军.
杂交粳稻强化栽培不同秧龄试验初报[J]
.中国稻米,2004,10(4):31-32.
被引量:1
5
刘宝海,宋福金,高存启,于良斌.
SRI与寒地水稻单本植栽培技术的比较分析[J]
.中国稻米,2004,10(4):32-33.
被引量:1
6
马均,吕世华,梁南山,刘代银,刘志彬,徐富贤.
四川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04,24(3):89-90.
被引量:12
7
施天生,王良江,徐淑莹,殷广文.
PP333对水稻秧苗根系生长的调节及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21(6):61-65.
被引量:2
8
周文新,雷驰,屠乃美.
水稻源库关系研究动态[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4):389-393.
被引量:9
9
陈金节,张从合,王合勤,严志,蒋家平,虞勇.
自然低温环境胁迫单株选择法及其在广占63S原种生产中的应用[J]
.杂交水稻,2004,19(5):29-31.
被引量:3
10
何荫飞,简峰,欧善生,黄少军,林莉,陈月秀.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及其在广西的应用前景初探[J]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5):362-36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67
1
柳武革,刘振荣,李曙光,廖亦龙,黄德娟,彭惠普,王丰.
不同栽培环境条件对优质杂交稻培杂双七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J]
.杂交水稻,2004,19(5):56-58.
被引量:5
2
陆魁东,宋忠华,居晶琳.
一季超级稻高效栽培气象条件研究[J]
.作物研究,2003,17(4):196-197.
被引量:9
3
贺阳冬,马均,魏万蓉.
不同肥料种类对水稻强化栽培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77-181.
被引量:39
4
蒋彭炎.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讲座(1) 粮食问题与稻米生产[J]
.中国稻米,1994(1):41-43.
被引量:25
5
黄升谋,邹应斌,刘春林.
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强、弱势粒结实生理研究[J]
.作物学报,2005,31(1):102-107.
被引量:25
6
裴又良,熊绪让,马国辉.
论湖南省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其对策Ⅰ.超高产栽培的概念与湖南省超高产栽培现状[J]
.湖南农业科学,2005(1):25-26.
被引量:12
7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张益彬.
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
.中国稻米,2005,11(1):3-7.
被引量:277
8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08
9
吴伟明,程式华.
水稻根系育种的意义与前景[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174-180.
被引量:114
10
刘建丰,袁隆平,邓启云,陈立云,蔡义东.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58-264.
被引量:100
引证文献
7
1
周静,马国辉.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6,20(5):422-425.
被引量:10
2
裴又良,谢兵.
论超级杂交水稻优质高产兼容发展的机理及栽培对策 Ⅱ.超级杂交水稻优质高产的栽培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07(6):106-108.
3
李杰,张洪程,钱银飞,陈烨,郭振华,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李德剑,刘国林,赵德亮.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J]
.杂交水稻,2008,23(5):1-6.
被引量:31
4
熊昌明,何华元,唐艳军.
中国超级稻育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09(2):46-50.
被引量:2
5
童忠林,熊绪让,袁定阳,杨觉,曹孟飞,李新奇.
太阳能灭虫器在杂交晚稻试验基地应用效果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2(7):32-35.
被引量:1
6
刘梅,黄毅.
龙里县2009年超级稻超高产栽培[J]
.大科技,2013(19):284-285.
7
谢振宇,沈建凯,尹明,贺治洲.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14,34(7):39-45.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朱鸿.
超级稻特优627多因素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
.福建稻麦科技,2008,26(3):1-3.
被引量:3
2
李杰,张洪程,钱银飞,陈烨,郭振华,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李德剑,刘国林,赵德亮.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J]
.杂交水稻,2008,23(5):1-6.
被引量:31
3
刘宗发,熊清云,黄海燕,邹旭,赵燕.
不同育秧、移栽密度、施肥处理对超级晚稻产量及生育进程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28-30.
被引量:1
4
罗绍明,盛良学,徐国祥.
桃源县超级杂交稻生产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0(5):22-24.
被引量:1
5
龚金龙,张洪程,李杰,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李德剑,华正雄,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刘国林.
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及系统理论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2010,24(4):417-424.
被引量:75
6
张选明,冯志峰,王辉,沙志鸿,胡晓勇,周凯.
陕西省超级稻应用现状与展望[J]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5):108-110.
被引量:3
7
李杰,张洪程,龚金龙,常勇,吴桂成,郭振华,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稻麦两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超级稻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J]
.作物学报,2011,37(2):309-320.
被引量:61
8
龚金龙,张洪程,李杰,常勇,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李德剑,李邴维,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刘国林.
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1):25-33.
被引量:33
9
符辰建,谢小兵,蒋鹏,杨广,彭铁玖,杨远柱,邹应斌.
移栽密度对超级早稻陵两优26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2(3):17-20.
被引量:6
10
夏兴旺,吴厚雄,石泽汉.
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C两优25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2,27(3):41-42.
被引量:1
1
韦慧,梁庆平.
强化栽培对水稻新品种黄华占生育进程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12-12.
被引量:1
2
王学会,熊忠炯,张士陆,钱立礼.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本土化综合技术研究[J]
.安庆科技,2006(2):20-21.
3
祁军.
水稻节本增效强化栽培体系应用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5):19-20.
被引量:1
4
吕世华,任光俊,曾祥忠,刘学军,张福锁.
不同移栽期对强化栽培优质杂交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138-139.
被引量:6
5
朱德峰,林贤青,陶龙兴,张玉屏,郑家国,吕世华,马均.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
.中国稻米,2003,9(2):17-18.
被引量:79
6
惠锋,唐甫林,华松林,朱晓东.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初步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06(3):29-30.
被引量:1
7
袁隆平.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J]
.杂交水稻,2001,16(4):1-3.
被引量:290
8
昂盛福,王学会,谢世秀,熊忠炯,罗成玉,余斌,张士陆.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体系试验研究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3):377-378.
被引量:10
9
陈仙祥,陈明霞,黄新,杨忠热,黄永林,胡光兰,蒙光.
强化栽培体系(SRI)对杂交水稻群体分蘖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1):28-30.
被引量:2
10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在庆元示范成功[J]
.新农村,2003(12):32-32.
湖南农业科学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