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房地产》
2005年第6期47-49,共3页
China Real Estate
同被引文献14
-
1冯晓英.城市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以北京市为例[J].人口研究,2005,29(5):40-47. 被引量:42
-
2魏立华,李志刚.中国城市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困境及其改善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2):53-58. 被引量:51
-
3牟芳华.山东省城市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山东经济,2007,23(1):127-131. 被引量:4
-
4王大中,柴艳茹,张晓东,郭冰.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调查报告[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9-15. 被引量:42
-
5孟兆敏.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以上海为例.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8,(1):89-89. 被引量:3
-
6孙昊.低收入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结构分布特征-以北京市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 被引量:1
-
7吴强.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5,(4). 被引量:1
-
8倪鹏飞,况伟大等.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度缺陷及其改革建议[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
9魏城.中国流动人口调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
10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流动人口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2
-
1毛丰付.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与安居意愿调查研究——以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为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6):90-95. 被引量:13
-
2车士义,田洪波,尹志锋,刘永合.流动劳动力的住房供给与需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1):126-132. 被引量:4
-
3郑翔宇.从治安管理角度探究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6):217-218. 被引量:1
-
4冯春梅.家庭迁移视角下的农村女性转移[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455-7459.
-
5闭勇华,周秋鸿.广西南宁市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及改善发展方向研究[J].大学教育,2012(3):27-29. 被引量:2
-
6邵燕.外来人口住房问题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2(5):8-10.
-
7王越卿.关于农民工住房政策的研究[J].商,2013(18):370-370.
-
8石智雷,薛文玲.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J].西部论坛,2014,24(2):25-33. 被引量:18
-
9刘涛,曹广忠.大都市区外来人口居住地选择的区域差异与尺度效应——基于北京市村级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5,31(1):30-40. 被引量:38
-
10朱祥波,谭术魁,王斯亮,李燚.城市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事实与解释[J].南方人口,2015,30(3):35-44. 被引量:26
-
1张元端.国外住房社会保障的成功经验[J].北京规划建设,2007(4):55-57.
-
2包宗华.住房社会保障不能用于中等收入者?[J].住宅与房地产(中),2011(2):44-45.
-
3陈伯庚.“共享经济”引领深化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J].上海房地,2016(4):11-13.
-
4刘俊霞.论住房市场失效与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J].投资研究,2008,27(4):19-23. 被引量:4
-
5远立.英美日三国住房社会保障[J].住宅科技,1997(4):35-37.
-
6陈伯庚,顾志敏.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社会保障政策走向探索[J].上海房地,2007(7):22-23. 被引量:3
-
7张文斌.关于住房按揭债券发行交易与流动性的探讨[J].南方金融,1999(4):20-22.
-
8张文斌.对住房按揭债券几个问题的探讨[J].海南金融,1999,0(5):28-33.
-
9关静.建立住房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J].住房保障,2007(2):23-26.
-
10包宗华.公租房与廉租屋合并问题的探讨[J].上海房地,2013(5):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