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现代性
被引量:6
The Terminology of Literary Criticism: Modernity of Enlightenment
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65,共12页
Foreign Literature
参考文献20
-
1马基雅维里 潘汉典 译.《君主论》[M].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5页. 被引量:19
-
2利奥·斯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丁耘译,见贺照田编《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 被引量:1
-
3以赛亚·伯林.《反潮流》,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
4洛克 约翰.《政府论》[M].商务印书馆,1981年.. 被引量:8
-
5霍布斯.《利维坦》[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被引量:39
-
6阿伦·布洛克 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被引量:27
-
7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3页. 被引量:2
-
8卡西勒 顾伟铭译.《启蒙哲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被引量:10
-
9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93页. 被引量:34
-
10霍克海默 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286
-
1陈国权,徐露辉.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J].浙江社会科学,2004(4):38-42. 被引量:23
-
2贺来.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J].江海学刊,2004(4):41-46. 被引量:47
-
3高力克.卢梭的公民观[J].浙江学刊,2004(4):108-115. 被引量:11
-
4王小章.政治家应该恪守什么样的道德准则——马克斯·韦伯论“克里斯玛”领袖和责任伦理[J].浙江学刊,2004(4):134-137. 被引量:3
-
5鲁品越.哲学主题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走向——兼论“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解[J].哲学研究,2004(7):10-15. 被引量:6
-
6江国华.主权价值论[J].政治学研究,2004(2):61-72. 被引量:9
-
7周春生.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研究热点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2003(1):88-100. 被引量:3
-
8马大康.从“鉴赏”到“消费”——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研究范式变革[J].文艺争鸣,2004(5):20-23. 被引量:9
-
9彭炳乾,刘龙洲.自由:源于理性设计还是情感道德——卢梭和费希特的政治哲学观之比较[J].现代哲学,2001(4):144-147.
-
10徐希燕.中国管理哲学研究——从中国哲学的视角研究管理学[J].经济管理,2004,30(20):18-23.
同被引文献55
-
1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的若干问题[J].山花,2005(11):121-132. 被引量:21
-
2罗荣渠.“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J].历史研究,1994(3):153-165. 被引量:56
-
3韩克庆.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1999(4):98-102. 被引量:22
-
4方长安.十七年文学的民族性与反西方性[J].文艺争鸣,2002(4):46-48. 被引量:1
-
5韩毓海.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历史态度[J].粤海风,2008(1):12-18. 被引量:5
-
6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4. 被引量:289
-
7杨金才.论美国文学中的“荒野”意象[J].外国文学研究,2000,22(2):58-65. 被引量:41
-
8刘少杰.社会学的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前现代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5(2):50-55. 被引量:11
-
9郭强.试论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与转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71-75. 被引量:2
-
10张光芒.现代性与文学 主持人语[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3):19-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6
-
1漆彦忠.弥合:社会结构转型中的内生规则[J].甘肃社会科学,2006(2):180-182. 被引量:4
-
2漆彦忠.反思现代性:现代性及其未来的一种阐释[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50-52. 被引量:1
-
3魏明超.资本现代性的冲突与困境[J].学术论坛,2009,32(5):50-53. 被引量:2
-
4李旺.10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之反思[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59-63. 被引量:1
-
5赵金春.浅析讲座的起源[J].图书情报论坛,2016,0(2):59-62.
-
6石统文.论小说《在路上》中的荒野叙事与现代性困境[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3):107-1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刘中起.结构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社会转型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转换[J].兰州学刊,2010(2):47-52. 被引量:1
-
2赵定东,朱励群.俄罗斯中产阶层的结构构成与发展前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4):87-91. 被引量:1
-
3刘中起.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转换的时代价值——一种结构主义的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11(2):75-82. 被引量:1
-
4李南海.试析社会学理论的多元性[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6):136-140. 被引量:1
-
5李志强.制度“嵌含”与结构“共生”——社会转型视域下收入分配改革新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3):141-148. 被引量:1
-
6洪亮.“民国视野”与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7):52-61. 被引量:2
-
7张媛,袁祖社.现代性视域下的普遍“发展焦虑”及其文化治愈[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2):173-183. 被引量:1
-
8张威威,薛建立.超越西方现代性困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J].决策与信息,2023(1):23-32. 被引量:3
-
9田文羽,徐梅.自然与人:李娟荒野主体的二重性[J].文化学刊,2023(9):113-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