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对外经贸实务》
2005年第6期3-6,共4页
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同被引文献26
-
1朱方伟,王莉莹,王国红.基于成长特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风险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4):8-13. 被引量:17
-
2刘伟,陶树人.模糊综合评价在煤炭产业安全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1):89-92. 被引量:24
-
3罗双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求索,2005(6):33-35. 被引量:9
-
4景玉琴.关于产业安全问题的经济思想钩沉[J].江汉论坛,2005(10):13-17. 被引量:11
-
5龚绍东.产业集群“蜂巢型结构”形态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35-42. 被引量:22
-
6张晓强.加强自主创新 推动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5(21):1-1. 被引量:1
-
7魏龙,李丽娟.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2):32-34. 被引量:56
-
8黄卫平,韩燕.产业内贸易指标述评[J].财贸经济,2006,27(4):19-22. 被引量:20
-
9刘芹,陈继祥.基于集群文化的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培育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3):48-50. 被引量:16
-
10刘姝威,陈伟忠,王爽,罗双福.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三要素[J].中国软科学,2006(4):55-58. 被引量:49
引证文献5
-
1马有才.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安全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7):69-72. 被引量:5
-
2张树峰,李雁玲.SCM环境下企业自主创新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8):3-4.
-
3马有才,赵友宝.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2):124-126. 被引量:7
-
4张乃丽,李红燕.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9-85. 被引量:5
-
5丁玉梅.如何以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J].商业时代,2009(36):31-32.
二级引证文献17
-
1白云.论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体系的构建[J].北方论丛,2008(3):138-141. 被引量:1
-
2李向东,李南.基于物元可拓分析的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2):142-147. 被引量:13
-
3郭春,张光明.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6):79-83. 被引量:12
-
4余科.江西产业内贸易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2-15.
-
5谢俊.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J].企业活力,2010(6):21-24.
-
6邓馨阳,肖燕红.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2011(20):63-65. 被引量:8
-
7袁艺.从产业内贸易指数看中国轴承进出口贸易[J].当代经济,2012,29(4):72-74. 被引量:1
-
8杨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实证分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90-93.
-
9谢俊.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8):8-10. 被引量:2
-
10胡国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3(1):40-42. 被引量:3
-
1董涛.一季度化工产品进出口分析[J].中国化工信息,2000(24):5-5.
-
2武芳.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析[J].国际贸易,2010(5):23-28. 被引量:3
-
3郑海龙.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11(1):21-22.
-
4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析[J].国际技术贸易,2005(1):11-12.
-
52002年7月中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出口统计表(一)[J].中国石油和化工生产信息,2002(16):59-70.
-
62002年1—11月中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出口统计表(一)[J].中国石油和化工生产信息,2002(24):59-70.
-
72002年8月中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出口统计表(一)[J].中国石油和化工生产信息,2002(18):57-68.
-
82002年3月中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出口统计表(一)[J].中国石油和化工生产信息,2002(10):63-74.
-
9祝修盛.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钨品进出口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09(42):32-35.
-
10李瑞.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商情,2009(20):7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