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解困:高校在行动专题报道之三 河北农大:“太行”新路科技支农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5年第5期66-67,共2页
Chines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同被引文献22
-
1张海彬,汤国辉.开动科技大篷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南京农业大学科教兴农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117-118. 被引量:2
-
2杨映辉.国外农业推广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J].中国农技推广,2004,20(5):15-16. 被引量:12
-
3汤国辉,朱新星,张海彬.“三农”解困:高校在行动专题报道之一 南京农大:科教兴农的“大篷车”[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5):61-63. 被引量:12
-
4高启杰.美国的农业试验站体系[J].世界农业,2005(11):30-32. 被引量:10
-
5温铁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发展,2005(12):1-1. 被引量:25
-
6杨继瑞.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5(12):16-19. 被引量:23
-
7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2006(3):9-13. 被引量:156
-
8李华.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7):32-32. 被引量:13
-
9刘光哲.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35-39. 被引量:21
-
10孙武学.创新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8-10.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16
-
1何得桂,高建梅.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价值与限度——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515-7518. 被引量:11
-
2孙鸿雁,郭翔宇.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2,32(8):34-35. 被引量:3
-
3陈四长.一种创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西农模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1-5. 被引量:17
-
4何得桂.科技兴农中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创新——“农业试验示范站”的经验与反思[J].生态经济,2013,29(2):141-144. 被引量:8
-
5符少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略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3-5. 被引量:8
-
6张社梅,蒋远胜.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机制创新的策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9):107-111. 被引量:11
-
7余志刚,黄凤,李翠霞.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供需现状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4(3):63-66. 被引量:3
-
8杨宏博,夏显力.以试验站为平台的大学农业推广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农白水苹果试验站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6):47-48. 被引量:2
-
9雷莉.地方农业院校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与优化策略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3):190-191. 被引量:6
-
10杨常伟,王奕.建设高校复合型协同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2):7-11. 被引量:5
-
1湖北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加大产业援藏[J].新西藏,2013(1):47-47.
-
2窦平安.关于情报机构创办情报先导型企业的探讨[J].航空情报工作,1992(4):39-41.
-
3蕾雄.黄河善谷的经济基石和靓丽名片——红寺堡弘德工业园区建设纪实[J].新商务周刊,2016,0(6):70-72.
-
4张树成,张才影.昆山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J].中国老区建设,2007(6):22-23.
-
5血型与养生[J].公关世界,2014(1):120-121.
-
6吴桐.从“三个代表”中获取精神动力——访吴川市“十杰青年”林上观[J].南方经济,2001,30(10):77-77.
-
7杨小杏.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的探讨[J].广西农学报,2006,21(1):53-55. 被引量:3
-
8张树成,张才影.昆山市积极实施农民增收十大长效机制[J].上海农村经济,2007(8):30-33.
-
9杨林刚.科学规划是提升产业扶贫的关键[J].党政干部论坛,2017(4):38-40. 被引量:1
-
10刘孟朝,柴岳平.农业科技先导型经济实体问题与对策[J].中外产业科技,1995(6):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