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经济的合理性与转型责任——如何发挥媒体对青少年受众的引导功能
被引量:2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3,共4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参考文献19
-
1.《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N].《青年报》,2004年12月12日. 被引量:2
-
2[美]爱丽萨·摩西.《全球青少年市场》[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44页. 被引量:1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37页. 被引量:2
-
4[美]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页,327页. 被引量:4
-
5麦克J·沃夫.《无所不在——娱乐经济大未来》[M].中国生产力中心,2000年版.第51页. 被引量:1
-
6[澳]洪美恩.《<豪门恩怨>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A]..《大众文化研究》[C].上海三联书,2001年版.第188页182页. 被引量:1
-
7[美]大卫·理斯曼.《孤独的人群》[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被引量:4
-
8.《喻国明教授谈媒体的整合传播》[A].文硕编著.《这就是娱乐经济》[C].中国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被引量:1
-
9WilburSchramm.《大众传播的责任》[M].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311页,308页. 被引量:1
-
10[美]爱德华·赫尔曼 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新资本主义传教士》[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81
-
1晏国政,罗宁辉.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对西部省级党报改革的启示[J].新闻界,2004(4):43-44.
-
2方延明.媒体与政府形象的关系研究[J].江海学刊,2004(5):86-91. 被引量:8
-
3白荣梅,祝只舟.论自由的含义及其价值[J].前沿,2005(1):9-12. 被引量:1
-
4刘增合.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J].近代史研究,2000(2):237-265. 被引量:51
-
5吕刚.传媒暴力: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J].当代青年研究,2000(6):12-14. 被引量:2
-
6王爱民.论网络媒介受众认同问题[J].求索,2005(1):100-101.
-
7刘晓程.媒介批评:类别探讨与特征反思[J].新闻记者,2005(4):28-31. 被引量:6
-
8张军锐.论公信力语境的实现[J].新闻爱好者,2005(4):41-42. 被引量:1
-
9骆正林.总统选举牵动美国媒体神经[J].传媒观察,2005(6):62-64. 被引量:1
-
10易文.正本清源体现电视谈话节目的真正价值——对当前电视谈话节目的反思[J].新闻知识,2005(7):24-26. 被引量:2
-
1张光明,周延.浅析当代中国博物馆展示的青少年受众适宜性问题[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1X):78-79.
-
2王敏.泛传播时代电视如何吸引青少年受众[J].大众商务,2010(14):284-285.
-
3屈晓平.电视传播对少年儿童的影响[J].新闻前哨,2004(10):61-61. 被引量:2
-
4李萌,索莹星,王添.网络时代电视节目如何吸引青少年受众[J].活力,2010(12):199-199.
-
5张美燕.大众传播对青少年受众的影响——“双错位”假说[J].知识经济,2012(12):69-69. 被引量:1
-
6吴春颖,侯鹏.浅析报纸新媒体,让我们重新审视新闻的价值[J].祖国(教育版),2013(3):46-47.
-
7王以俭.浅谈广电传媒企业文化建设[J].电视研究,2006(10):55-56.
-
8杨玉梅.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5(31). 被引量:2
-
9陈国权.新媒体时代,重新审视新闻的价值[J].新闻与写作,2011(11):27-29. 被引量:1
-
10任玉峰.全媒体时代电视记者的新定位[J].新闻传播,2013(9):140-140.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