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
4
A Reflection on China's Strategy for Energy Securi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能源供求方面却遇到了“红灯”,来自外部能源供应的风险和挑战也逐渐显现。为此,要真正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思考“能源对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制约作用”、“能源无节制消费和低效益使用引起的环境污染”、“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正确制定和贯彻落实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
孙永祥
机构地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
出处
《探索与争鸣》
2005年第6期38-40,共3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能源安全战略
中国
经济高速增长
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高速发展
经济持续
能源供求
能源供应
制约作用
环境污染
合理利用
中央
消费
国内
制定
分类号
F4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1
霍军,霍晨.
国家石油储备的博弈分析[J]
.能源政策研究,2005(1):43-45.
被引量:1
2
中国.海关统计[J].国际贸易,2005,(2).
被引量:1
3
王羚.石油对外依存度高企替代能源战略刻不容缓[N].人民网,2005.3.30.
被引量:1
4
王雪瑾.王岐山高姿态检讨北京‘气荒’:这事都怪我[N].京华时报,2005.1.27.
被引量:1
5
张晓鸣,钟史明.
节能与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能源工作者永恒的主题[J]
.能源政策研究,2005(2):49-53.
被引量:1
6
胡敏,杨富强.
交通和建筑节能是可持续城市能源发展的重点[J]
.能源政策研究,2005(2):22-2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1
1
李连仲.
我国的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J]
.经济研究参考,2004(75):23-28.
被引量:13
2
钱文荣.
论联合国改革[J]
.现代国际关系,2004(9):1-7.
被引量:8
3
王德华.
联合国改革任重而道远[J]
.社会观察,2005(2):29-31.
被引量:1
4
叶自成.
联合国改革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政治环境[J]
.国际观察,2005(1):8-15.
被引量:2
5
门洪华.
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J]
.太平洋学报,2005,13(1):33-44.
被引量:11
6
李卫宁.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J]
.经济师,2005(4):55-56.
被引量:2
7
曾友谊.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特区经济,2005(3):208-209.
被引量:6
8
杨志望.
联合国改革期待共识[J]
.瞭望,2005(16):49-49.
被引量:1
9
刘琴.
中国对中东的石油外交[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12-17.
被引量:3
10
陈向阳.
从安南报告看联合国改革前景[J]
.现代国际关系,2005(4):34-3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本刊编辑部,赵远良,主父笑飞.
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热点问题研究述评(下)[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12):66-75.
2
孙法柏,刘明明.
能源贸易适用自由化原则之现状及发展趋向[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7,22(1):126-131.
被引量:2
3
王南林.
中国石油安全脆弱性问题分析[J]
.当代亚太,2007(10):42-46.
被引量:5
4
高建良,黄毅,欧雪银.
能源安全约束下的能源消费模式转换问题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7(2):55-5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杨玉君.
中东和非洲国际石油市场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5).
被引量:2
2
夏令孜.
探析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建构[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8,24(2):54-56.
3
夏令孜.
论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确立[J]
.甘肃石油和化工,2008,22(2):1-4.
被引量:4
4
杨宇,刘毅.
世界能源地理研究进展及学科发展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5):818-830.
被引量:24
5
孙燕玲,刘正全.
新形势下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策略探析——稀土出口限额败诉案引发的反思[J]
.兰州学刊,2013(3):207-209.
被引量:2
6
熊军.
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建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4):14-15.
7
李再扬,郭春良.
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求索,2015(11):100-103.
被引量:5
8
何燕杨.
危机中的中国稀土产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0(12):69-69.
9
唐绍祥,娄峰.
能源消费新模式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2020(10):145-153.
被引量:3
10
钱建华,赵景淏,邵宏珠.
中国能源消费安全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7(5):532-541.
1
梁红泉.
试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0(1):22-24.
被引量:1
2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我国能源供求中长期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战略[J]
.经济研究参考,2004(92):2-12.
被引量:10
3
Pierre-RenéBauquis,廉抗利.
重新评价2050年的能源供求—矿物燃料、核能将扮演主要角色[J]
.国外石油动态,2003(9):1-11.
4
宋魁.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
.中国产业,2011(1):16-18.
被引量:3
5
隗斌贤.
能源,能继续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吗?[J]
.嘉兴学院学报,1994,11(2):21-24.
6
周大地,朱跃.
我国能源供求前景与战略选择[J]
.中国经贸导刊,1999(14):26-28.
被引量:1
7
刘红娟,范艳丽.
金融危机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及对策[J]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9(6):3-5.
8
陈仲常,章翔,陈锡崑.
双视角下地区能源状况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经纬,2008,25(3):54-57.
被引量:1
9
西雷.
毕业生如何理财早知道[J]
.金融经济,2015(7):52-53.
10
董世英.
能源供求平衡中的差异分析与决策[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9):22-26.
探索与争鸣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