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极早熟玉米自交系kl_3的选育、评价及利用
被引量:
1
Breeding, 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 on Maize Inbred Line KL3 with Early-maturi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玉米极早熟品种的产量低和抗逆性差,如何提高其产量和抗逆性一直是业内人士研究的热点,早熟玉米自交系kl3的成功选育极大的改善了这一现状。介绍了早熟玉米自交系kl3的选育过程、特点及应用情况。
作者
刘兴焱
王巍
谭福忠
林彦军
王男
杨广东
杨耿斌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研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
黑龙江省克山县林业局
黑龙江省尾山农场种子公司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3,共2页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极早熟
自交系
kl3
分类号
S513.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65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郭海鳌.
选育“四早号”系列杂交种的回顾[J]
.玉米科学,2002,10(4):8-9.
被引量:11
2
王振华,王殊华,张永林,王云生.
应用近缘杂交广基重组法选育玉米自交系“东46”[J]
.玉米科学,1996,4(4):22-24.
被引量:6
3
龚士琛,苏俊,李春霞,张坪,宋锡章,张瑞英,钟占贵,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玉米自交系长_3的改良与利用[J]
.玉米科学,2004,12(2):46-48.
被引量:10
4
杨密珠,孙海昆,焦宏业,孟庆树,周瑾,付东,魏同科.
玉米优异种质资源53自交系的选育及应用[J]
.玉米科学,2004,12(3):57-59.
被引量:4
5
刘纪麟.玉米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9.257—285.
被引量:7
6
曹靖生.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种质基础现状分析[J]
.玉米科学,2000,8(1):21-22.
被引量:28
7
王永普,刘继平,姜鸿勋.
我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种业,2003(10):15-16.
被引量:22
8
曾三省.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J]
.中国农业科学,1990,23(4):1-9.
被引量:310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曾三省,任蕤,刘新芝.
黄早四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J]
.玉米科学,1996,4(1):1-6.
被引量:50
2
吴纪昌,陈刚,张铁一,刘春增,马丽君,王孝杰.
多抗性玉米自交系E28的选育与利用[J]
.玉米科学,1996,4(2):1-4.
被引量:14
3
李九云,李军虎.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应用[J]
.玉米科学,1996,4(2):18-22.
被引量:5
4
高岩松,李京.
基于Teamcenter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应用分析[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23(12):61-63.
被引量:6
5
彭泽斌,张世煌,刘新芝.
我国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与利用[J]
.玉米科学,1997,5(2):5-8.
被引量:83
6
曾三省,杂粮作物,1988年,3期,23页
被引量:1
7
王懿波,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20卷,1期,1页
被引量:1
8
莫惠栋,遗传学报,1984年,11卷,4期,270页
被引量:1
9
吴景锋,中国农业科学,1983年,2期,1页
被引量:1
10
李竞雄,国外农业科技,1982年,4期,1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65
1
孟繁盛,付金宁.
赤峰市玉米杂交种的应用现状及种质基础浅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5):87-89.
被引量:2
2
白星焕,孔祥彬,张世和,王同芹,郭永青.
玉米种质资源扩增、改良及创新方法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5):103-104.
被引量:3
3
王启柏,宋建成,李常保,郭风法.
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远缘杂交选育玉米杂交种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2,17(z1):144-147.
被引量:11
4
LI Xin-hai FU Jun-hua ZHANG Shi-huang YUAN Li-xing LI Ming-shun.
Genetic Variation of Inbred Lines of Maize Detected by SSR Markers[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1(1):14-20.
5
张兴华,李凤艳,薛吉全.
墨962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征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4):15-17.
被引量:2
6
刘志新,姜敏,王金君,常程.
14份CIMMYT玉米群体材料配合力分析及利用价值评价[J]
.玉米科学,2005,13(z1):14-17.
被引量:9
7
高翔,曹绍书,罗仕文,王进,祝云芳,沈建华,陈泽辉.
浅析塘四平头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J]
.玉米科学,2005,13(z1):20-22.
被引量:8
8
潘丽艳,林红,郭海鳌,郭昕,王玉杰,王远路.
优良早熟自交系四-428的选育与利用[J]
.玉米科学,2005,13(z1):84-85.
被引量:2
9
丰光,李妍妍,邢锦丰,黄长玲.
美国先锋玉米育种经验的启示[J]
.玉米科学,2010,18(2):133-135.
被引量:29
10
郭强,杨引福,郑小娅,蔺崇明,刘红霞.
西北旱区主要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4):58-62.
同被引文献
3
1
龚士琛,苏俊,李春霞,张坪,宋锡章,张瑞英,钟占贵,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玉米自交系长_3的改良与利用[J]
.玉米科学,2004,12(2):46-48.
被引量:10
2
刘纪麟.玉米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3
曹靖生.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种质基础现状分析[J]
.玉米科学,2000,8(1):21-22.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1
1
李金良.
极早熟玉米自交系边自465的选育、评价及利用[J]
.中国西部科技,2014,13(2):69-69.
1
王巍.
玉米自交系辐3018的选育及其应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6):9-11.
被引量:1
2
常大军,刘淑玲.
玉米新品种——登海20号[J]
.现代化农业,2010(2):10-10.
3
广两优35[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
4
祁永红.
从黑龙江省农家种选育的8个玉米自交系应用潜力分析[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19(2):21-26.
被引量:1
5
王巍,王振华,李春秋,祁永红,赵韦.
辐射诱变培育玉米自交系辐3018及其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14(9):195-198.
6
王巍,刘兴焱,谭福忠,杨广东.
玉米新品种克单1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4,12(3):89-89.
7
迟莉.
黑龙江省西部高感大斑病玉米种质回交改良及配合力研究[J]
.中国种业,2014(5):36-38.
8
姚卫华,孙国峰,吴晓云,郭玉峰.
五大连池市重迎茬大豆生产技术规程[J]
.大豆通报,2001(3):19-19.
9
洪殿玉,李广忠,于金昌.
“讷河模式”在指导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J]
.中国马铃薯,2001,15(2):104-105.
被引量:2
10
常大军,刘淑玲.
早熟玉米新品种——登海15号[J]
.现代化农业,2007(11):7-7.
玉米科学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