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仍然契合当今时代——对迈克尔·阿尔伯特的反驳
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7,共4页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参考文献5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第59页. 被引量:556
-
2同上,第4卷第695-696页. 被引量:1
-
3同上,第3卷第755-756页. 被引量:1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M].,.第296页. 被引量:43
-
5同上,第1卷第306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70
-
1郑一明.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55(1):54-67. 被引量:8
-
2鲁路.意识形态批判的嬗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4):32-47. 被引量:5
-
3余大浩.“以人为本”发展观的价值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4):102-105. 被引量:4
-
4吴波.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沉思——兼评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历史定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54-58. 被引量:6
-
5辛向阳.霸权崛起与挑战国家范式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98-102. 被引量:8
-
6蒋玉珉.毛泽东合作制思想与中国专业合作社制度选择——兼论毛泽东的民粹思想“暗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115-119. 被引量:2
-
7包心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的关键[J].理论前沿,2002(24):17-19.
-
8吴江.瑞典式社会主义考察——读《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3):17-26. 被引量:13
-
9迟超波.论马克思的实践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3):27-30. 被引量:6
-
10成长春.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3):104-106. 被引量:6
-
1赵勇.学习邓小平的批评观搞好“三讲”教育[J].党政论坛,2000(4):8-9.
-
2杨亚光.邓小平批评观探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999,21(5):12-14.
-
3魏世友,安景元.略谈“八荣八耻”批评观[J].政工学刊,2007(7):17-17.
-
4杨亚光.邓小平批评观探析[J].重庆社科文汇,2001(7):6-8.
-
5胡传荣.国际组织研究中的身份维度[J].国际观察,2009(5):73-79. 被引量:1
-
6迈克尔·阿尔伯特,于嘉.马克思主义:价值与问题[J].国外理论动态,2005(6):12-13.
-
7黄苇町.谁是苏共的掘墓人?[J].决策与信息,2002(1):42-48. 被引量:3
-
8小小陀.从400到40,谁无耻[J].晚报文萃,2013,0(13):17-17.
-
9刘勇,张爱武.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的未来[J].学术论坛,2001,24(4):28-31. 被引量:1
-
10仇恨犯罪[J].检察风云,201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