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当重建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体系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重建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体系的必要性 惩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离不开刑罚.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刑罚,表明国家对此类犯罪行为的谴责与否定评价.
作者
聂早早
张娟
机构地区
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
河北省定州市教育局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6S期56-56,共1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刑罚体系
重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应当
未成年犯罪人
否定评价
犯罪行为
惩治
适用
国家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0
1
郭翔.
美、英、德少年司法制度概述[J]
.政法论坛,1995,13(4):84-90.
被引量:15
2
张吟竹.
我国刑法中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7(5):35-38.
被引量:1
3
刘志成,熊明.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解不诉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1):85-90.
被引量:23
4
莫洪宪.
论我国刑法中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J]
.法学论坛,2002,17(4):95-100.
被引量:24
5
楼伯坤,林国蛟.
行为加重犯研究[J]
.法学家,2005(2):125-132.
被引量:10
6
雷海峰.
我国古代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初探[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4):21-24.
被引量:12
7
徐美君.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理论基础[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4):44-49.
被引量:20
8
柴春元.
青少年犯罪研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
.人民检察,2005(09S):13-15.
被引量:2
9
姚建龙.
转变与革新:论少年刑法的基本立场[J]
.现代法学,2006,28(1):167-176.
被引量:19
10
张旭.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遇措施:比较与借鉴[J]
.人民检察,2006(03S):7-1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4
1
马邑.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刑事审判[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21(2):111-114.
2
白金刚,吴锋.
惩罚与宽容:中国少年刑事司法的境遇与抉择[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5):42-45.
3
孙红卫.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设置问题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6):40-43.
被引量:7
4
吴丹.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少年司法制度的价值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2):90-9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丽娟.
我国未成年人罪错处分体系构建[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46(5):129-136.
被引量:7
2
康均心,王敏敏.
“两减少、两扩大”法律问题研究[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25(1):34-39.
被引量:1
3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课题组,李志远,郭福全,王绮,彭亚奴,杨陆平.
关于未成年罪犯量刑规范化的研究——以厦门法院未成年人犯罪数据为分析样本[J]
.量刑研究,2015,2(1):268-280.
4
柯松江.
刑罚视角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7Z):105-106.
被引量:1
5
钱力.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探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34):283-284.
6
肖登辉,黄祥瑞.
学校教育惩戒:学生欺凌治理的主渠道选择及其实现路径[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2(2):59-69.
被引量:7
7
王舒,随庆军.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困境及完善对策[J]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3(4):50-54.
1
张磊.
对合犯理解的新角度[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3):13-14.
2
黄陈辰.
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界限厘清之改革建议[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0):81-84.
3
樊凤林.
论罪名[J]
.法学杂志,1999,20(6):8-9.
被引量:4
4
黄陈辰.
论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混淆之危害[J]
.延边党校学报,2016,32(4):77-79.
5
刘志伟.
检察环节刑事错案现象的成因分析[J]
.人民检察,2006(09X):13-16.
被引量:6
6
朱世洪.
我国罪犯人权保护的现状与完善[J]
.人权,2006(3):27-29.
被引量:1
7
叶明.
认同与限制:对一人公司在我国新《公司法》中的法律地位的评析[J]
.特区经济,2006(10):328-330.
8
郑牧民.
邪教概念比较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6):12-14.
被引量:2
9
王志祥.
“犯罪目的实现说”否定论[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49-55.
被引量:3
10
刘杰莹.
虐童行为刑法规制思考[J]
.青年与社会,2014(8):100-100.
人民检察
2005年 第06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