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时代的小众传播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3,共2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参考文献8
-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93.
-
2.《数字电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EB/OL].www.XINHUANET.com,2004年08月05日11:09:28. 被引量:2
-
3GillianDoyle.《理解传媒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8. 被引量:1
-
4Duell Sioan Pearce.《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被引量:2
-
5易锦海 李晓玲.《交际心理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3次印刷.. 被引量:2
-
6迈克尔·E·罗洛夫 王江龙译.《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第1版[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8月.. 被引量:1
-
7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被引量:8
-
8【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 罗伯特拉罗斯 熊澄宇译.《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第1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0
-
1项国雄,黄小琴.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文本解读[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6):127-129. 被引量:7
-
2项国雄,黄小琴.公共新闻时代的媒介社会责任[J].传媒观察,2005(10):35-37. 被引量:7
-
3黄建远.中国传媒咨询业的发展空间及制约因素[J].学海,2006(1):126-130. 被引量:3
-
4罗云力.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传媒党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1):26-30. 被引量:4
-
5罗云力.西欧政党的传媒党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5(1):65-70. 被引量:1
-
6郭光华,侯迎忠.论媒介产业化中专业主义与商业主义的制衡[J].当代传播,2009(2):49-51. 被引量:2
-
7杜骏飞.我们为什么而新闻?——关于《环球时报》风波的三个问题[J].新闻记者,2011(9):24-29. 被引量:6
-
8刘建明.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0,22(2):45-48. 被引量:14
-
9杜月波.浅析黄色新闻[J].新闻世界,2012(10):164-165. 被引量:2
-
10朱家麟.广州“非典”事件中的手机短信——关于“第五媒体”传播特质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3(3):13-15. 被引量:9
-
1刘瑞州.开拓地方版是党报很好的发展途径[J].青年记者,2009(1):55-56.
-
2胡广梅.浅谈数字时代传统纸媒的内容经营[J].新闻界,2009(3):49-50. 被引量:1
-
3陈钢.报业集团的重组、定位与拓展[J].中国记者,2003(2):64-65.
-
4钟家斌,赵鹏.《环球时报》:读图时代的内容经营[J].青年记者,2007(12):50-51.
-
5中国将逐步跨入数字电视时代[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11):57-57.
-
6Brian Markwalter.数字电视时代的隐藏式字幕[J].中国电子商情,2007(12):51-53. 被引量:1
-
7王薇.有线数字电视——2006转型[J].市场观察(媒介),2007(1):31-35.
-
8欧阳辉澜.突发事件中的网络媒体应对[J].传媒观察,2011(5):23-25. 被引量:5
-
9王谦.探寻中国付费电视的消费者[J].声屏世界,2005(4):41-42. 被引量:1
-
10赵伟文.定位即是内容——从北京报业市场看报纸的内容经营[J].报刊之友,2003(2):6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