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
Market & Demographic Analysis
同被引文献162
-
1刘娟娟.对艾滋病患者的归因及帮助研究[J].青年研究,2004(7):38-42. 被引量:3
-
2彭现美.艾滋病的社会学思考[J].南方人口,2004,19(2):58-63. 被引量:4
-
3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42-52. 被引量:779
-
4侯远高,木乃热哈,陈国光.弱势群体如何参与STD/AIDS的防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52-57. 被引量:7
-
5杨秀芸,蒋小玲,董小福,朱顺平.成都市社区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4):410-412. 被引量:6
-
6李雨,宿鲁,张麓曾,刘瑞兰.农村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4):508-508. 被引量:12
-
7孙洁,窦冬梅,韩丹.农村青少年艾滋病的健康教育[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3(3):32-33. 被引量:3
-
8翁乃群,杜娟,金黎燕,侯红蕊.海洛因、性、血液及其制品的流动与艾滋病、性病的传播[J].民族研究,2004(6):40-49. 被引量:18
-
9靳薇.人类学关注艾滋病[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2-11. 被引量:11
-
10靳薇.领导干部看艾滋病———知识、观念及决策行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18-3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12
-
1许璐,张驰,陈耿娜,李伟南,张旭彬,朱栒仪,廖朝晖,杨文达,姚丽君.汕头市2010—2019年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20(7):970-973. 被引量:2
-
2张宁,李亚琼.艾滋病在低流行地区之传播趋势与应对策略——来自甘肃省的调查报告[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4):62-65.
-
3李日春,胡俊峰.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4):290-292. 被引量:6
-
4张宁.学界有关艾滋病传播研究的回顾——以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为例[J].大连大学学报,2007,28(4):79-83. 被引量:2
-
5张宁,周松林,尹明章.学界有关艾滋病传播研究的回顾——以社会学、民族学的视角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64-68. 被引量:1
-
6张宁.社会科学研究与艾滋病传播——以中国大陆学界为中心[J].青海民族研究,2007,18(4):77-82. 被引量:1
-
7吴金芳.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J].卫生软科学,2009,23(5):577-579. 被引量:3
-
8崔娟.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干预效果的实证研究——以广西柳州市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42-46. 被引量:1
-
9高一飞.论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的关系[J].学术探索,2014(6):89-94. 被引量:2
-
10张宁,张治库.参与与行动:来自社会组织防治艾滋病的调查研究——以L市的一个PLWHA关爱组织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6):30-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1
-
1耿军霞,张礼烜.艾滋病合成毒品滥用者的特征分析及干预策略研究[J].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3(1):106-132.
-
2李现红,何国平.HIV感染者、社会人群及医护人员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相互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78-180. 被引量:17
-
3朱晓艳,康殿民,陶小润,郑薇,张晓菲,张圣洋,宋传锋,刘学真,廖玫珍,林彬.2007年青州市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961-962. 被引量:5
-
4杨红茹,米光明,赵会芹,张红杰,侯烨,郭玉钗,张卫东.河北省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4677-4679. 被引量:3
-
5钱妩燕,鲁建央,勒都晓兰,段芹,王合春,钟朝晖.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10,39(17):2359-2361. 被引量:2
-
6张留,刘永玉,王晓妹,窦燕,丁宏.农村家庭主妇参与式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2):112-115. 被引量:2
-
7张宁,赵利生.田野调查与相关艾滋病问题研究现状的回顾[J].学术探索,2011(1):77-83. 被引量:1
-
8杨立杰.从社会学视角探讨艾滋病流行的诱发因素[J].世纪桥,2011(11):144-145. 被引量:1
-
9景军.穿越成年礼的中国医学人类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2):34-41. 被引量:33
-
10朱永红.博爱县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860-861. 被引量:1
-
1曾金胜,阎礼,晓林.乡土中国·农村教育[J].时代潮,2004,0(5):15-15.
-
2汪丁丁.教育的百年之路与双重困境[J].看历史,2013(2):158-159.
-
3李胜利.嬗变中的乡土中国与《艺术村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6):104-107. 被引量:1
-
4朱爱云,曾金胜.农村教育走在边缘[J].时代潮,2004,0(5):16-17.
-
5王际兵.乡土中国,从来没有乡土学校[J].课程教学研究,2016(11):94-95.
-
6赵婀娜.让农村孩子摆脱“成才困境”[J].云南教育(视界),2015,0(12):31-31.
-
7左玉珍.职业教育与乡土中国的改造[J].未来与发展,2006,27(10):54-56.
-
8慕容坦之.撤的是学校还是责任?[J].新商务周刊,2012(6):99-99.
-
9有风来[J].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2015,0(12):6-6.
-
10张丽军,吴义勤.《秦腔》:乡土中国的现代性“挽歌”[J].艺术广角,2009(2):12-1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