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转型期我国企业并购特征的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我国企业并购特征的形成机理分析,得出政府介入企业并购是必要的但要遵循市场规律、继续深化改革以及制定有关法规完善并购市场的结论。本文还提出了我国企业并购要经历“政府主导———强弱并购”为主阶段、“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大小并购”为主阶段、“市场主导———强强并购”为主三个阶段。
作者
崔保军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93,共2页
Productivity Research
关键词
转型期
企业并购
特征
政府主导型
分类号
F279.2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巍.
走向战略并购的百年浪潮[J]
.国际经济评论,1999(5):53-56.
被引量:4
2
何俭亮.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监管[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2):32-36.
被引量:6
3
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报告[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4
银温泉,臧跃茹主编..企业改组与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24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费加航.
2002年深市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状况分析[J]
.证券市场导报,2003(7):25-29.
被引量:16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Z].,1997..
被引量:2
3
深沪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Z].,2002..
被引量:1
4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2002[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8
1
何俭亮,许宏俊.
信息披露:三个因素和一个框架[J]
.证券市场导报,2004(9):55-59.
被引量:2
2
陈伟民.
上市公司“隧道行为”及其治理[J]
.商业研究,2006(14):81-83.
3
宗国恩.
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探究——基于制度规范方面的思考[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5(6):53-56.
被引量:1
4
陈洪波.
潮起潮落──20世纪美国企业并购史简析[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2):6-10.
5
贺婷雷.
我国上市公司不当关联交易浅析[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28(5):50-52.
6
徐克勤.
如何完善和规范关联方交易会计控制[J]
.现代审计与会计,2017,0(1):54-57.
7
申米玲.
跨国企业战略并购初探——经典案例的启示[J]
.当代经济科学,2002,24(6):85-90.
8
牛钦泽.
战略并购初探[J]
.甘肃金融,2003(7):12-1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
1
周冰,文广.
中国政府行为方式适应市场化程度测度[J]
.天津社会科学,1998(1):33-39.
被引量:5
2
张波.
企业长期亏损的诱因:存量刚性[J]
.管理世界,1988,4(4):74-85.
被引量:2
3
谭劲松,刘炳奇,谭燕.
企业合并: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利益博弈——来自10起换股合并案例的检验[J]
.管理世界,2005,21(2):118-132.
被引量:23
4
郑春芳,龙海红.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估算[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3):44-46.
被引量:7
5
姚会元.
中国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与市场经济发育水平[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3):11-17.
被引量:7
6
国有资产管理局科研所课题组.《中国企业购并市场的发展及政策建议》(上)[J].管理世界,1997,.
被引量:1
7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中国中介组织市场化程度,中国网,2003年4月2日.
被引量:1
8
《中国财政年鉴1998》,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1998年,第482页.
被引量:1
9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R].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5月.第1-4页.
被引量:8
10
杨瑞龙.
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
.经济研究,1998(1):3-10.
被引量:760
引证文献
1
1
崔保军.
我国企业并购三段论的形成机理[J]
.生产力研究,2009(15):147-149.
1
邢天才,贺铟璇.
并购特征与收购公司长期并购绩效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1(5):103-104.
被引量:17
2
徐冬根.
九十年代美国企业并购特征[J]
.上海投资,1997(3):46-47.
3
张雯,张胜,李百兴.
政治关联、企业并购特征与并购绩效[J]
.南开管理评论,2013,16(2):64-74.
被引量:115
4
崔保军.
中美企业并购特征的比较分析[J]
.北方经济(内蒙),2004(6):30-31.
5
杨亮芳,穆书涛.
上市公司并购特征及其策略思考[J]
.企业活力,2004(12):26-27.
被引量:1
6
陈晓红,马春华.
基于控制权转移的中小上市公司并购特征——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系统工程,2012,30(4):88-93.
被引量:3
7
张明利.
当前跨国并购特征及利弊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2007(08X):50-51.
8
黄秀阳.
审计质量的形成机理分析[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9):64-64.
9
结登柯.
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J]
.企业导报,2015(3):145-145.
10
黄蓉洁.
浙江产业集群的优势及形成机理分析[J]
.管理观察,2008(18):62-63.
被引量:1
生产力研究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