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非常深刻的内涵。为深入学习、研究这一理论,本期约请我省部分学者,就利益整合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发表看法,本刊希望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角度对和谐社会的内涵、意义及构建途径展开深入的研讨。
作者
陈华兴
机构地区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33,共2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陈华兴.
论评价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J]
.浙江社会科学,1997(4):51-55.
被引量:2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374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251).
被引量:294
4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07—10—25.
被引量:211
5
赵存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1):14-17.
被引量:12
6
陈立中.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中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提升[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90-93.
被引量:4
7
陈占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3):8-10.
被引量:9
8
梅荣政,王飞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与理论体系[J]
.思想理论教育,2008(11):26-3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李春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规律探微[J]
.新余高专学报,2010,15(3):7-9.
1
王永坤.
浅析最密切联系原则指向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的可行性[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5):258-259.
2
李顺阁.
对犯罪故意的思考[J]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2):40-43.
3
樊欣.
俄罗斯共产党的理论探索历程[J]
.党的生活(黑龙江),2006(2).
被引量:1
4
让调研工作更好地服务工会工作大局[J]
.中国工运,2009(10):21-21.
5
陈华兴.
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政治学视角看建构和谐社会[J]
.观察与思考,2005(10):50-51.
6
孙莹.
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可行性探析[J]
.党政干部论坛,2014(6):35-37.
7
乔晓阳.
发挥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J]
.法治与社会,2016,0(9):18-19.
被引量:1
8
梅良勇,卢丽丽.
毛泽东民生观形成的原因探析[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1):1-6.
9
张黔.
"三个有利于"是对实践标准的深化[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2):11-13.
10
邵新.
跨行政区划司法管辖制度改革的三条路径[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4):16-19.
被引量:3
浙江社会科学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